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利闻APP下载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黄浦江畔也有我的家”——走进上海内地民族班 点击次数:5.81万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07-24

砥砺奋进的五年·教育新实践

上海育才中学学生伊力夏提·居尔艾提曾度过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暑假,暑假返乡的他每天流鼻血,被诊断为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风险很大。上海育才中学副校长李元得知后,多方奔走联络了上海的医院,请一流专家为他手术。如今,伊力夏提已经完全康复,并成功考入北京联合大学。

类似的故事在上海内地民族班还有很多。从1985年举办内地民族班以来,上海目前共有25所学校举办内地民族班,办班种类包括内地西藏初中班、高中班、中职班和内地新疆高中班、中职班等5种类型,在校生规模达到7000余人。

“上海内地民族班教育水平始终处于全国前列,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建设西藏、新疆的栋梁之材”。上海市教委基教处负责人金松说。

    在学生心灵中种下团结友爱的种子

“在上海,我有一个温馨的家。我经常会接到结对伙伴们的电话,他们很关心我的身体和学习情况,有时还会带我到家里吃饭,让我在异乡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家的气息。”共康中学初三学生达娃卓嘎在作文里这样写道。

“十一二岁的孩子来到千里之外的地方求学,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想家。”共康中学校长唐怀琨介绍,为了帮助西藏学生尽早融入上海的生活,共康中学开展了“上海也有我的家”系列活动,活动主要以“三结对”为载体。所谓“三结对”,是指师生结对,藏汉学生结对,藏族学生与街道居委会、单位部门结对。

“‘三结对’活动加深了藏汉同胞之间的感情,在藏族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团结友爱的种子。”唐怀琨说。

为了全面了解新疆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育才中学建立了师生谈心谈话制度,要求新疆部每名班主任每学期和每名学生至少谈心一次,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与10名学生谈心,同时做好记录。教师们还会定期总结交流谈心谈话情况,梳理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方案。

从课程育人到实践育人

毛笔书法、国画、剪纸、街舞、网球……育才中学为内高班学生开设了一大批可供选修的综合素养课。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自己写春联张贴到寝室门上,组织书法、国画作品展示评比,将优秀的学生作品装裱、镶框,布展在教室和宿舍楼,以此激励学生。

“这些综合素养课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又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审美教育融入其中。”李元说。

“这些孩子来到上海求学,应该留有上海的‘烙印’,需要拥有中华传统文化和海派文化交融的眼界。”共康中学副校长王建松说。

共康中学充分利用上海的城市资源,先后与武警上海指挥学院、上海宝钢集团、宋庆龄陵园、上海歌剧院等10余所单位进行合作,打造学生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参加上海市旅游节、茶文化节、服装节等重大活动。藏族学生管乐团就曾代表西藏参加上海旅游节开幕大巡游,为观众献上了精彩的演出。

育才中学同样精心选择和设计了社会实践内容,李元介绍,学校组织学生游览外滩、陆家嘴、洋山深水港等地,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组织参观嘉定孔庙、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博物馆等,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兼容并蓄;组织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4小时365天待命

“吴老师就像我的阿妈一样!”共康中学初二学生旦增朵昂清楚地记得,自己刚入校时由于英语底子薄,学习压力非常大,班主任吴晓云知道后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自己“开小灶”,“吴老师还发现了我在管理方面的才能,在班级活动中总是给我锻炼的机会,不断鼓励我”。

在内地民族班,像吴晓云这样的教师还有很多。他们有自己特有的密码——“24365”,意思是24小时都有人值班,365天都在引导学生开展活动。

“内地民族班的教职员工是一群普通人,也是一群最忙碌的人。他们没有节假日,没有寒暑假,越到假期越是忙着上课,忙着策划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24小时、365天,老师们用无私的坚守给这些孩子在上海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共康中学党支部书记李劲感叹道。

辛苦付出的同时,教师们也收获了数不清的感动瞬间。“我带的班级毕业前夕,全班同学为每位教师准备了藏香、明信片等小礼物。有的学生毕业后还常常打来电话问候。”回忆起这些细节,新中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吴国昌脸上洋溢着幸福。

“以父母之心办学,以父母之心育人,内地民族班工作能取得良好的办学成绩,和办班学校的教师们密不可分。他们不仅是教师,更成了民族班学生的爸爸妈妈,他们为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金松说。

《中国教育报》2017年07月24日第1版  版名: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