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私塾教育到底占据什么地位 点击次数:5223

昨日,江南时报二版“小高说新闻”栏目评说了《私塾教育是教育创新还是文化复辟?》,本报记者就有关问题咨询了有关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 

沧浪诗社现任社长、苏州诗词协会会长魏嘉瓒: 

关于私塾,通常的解释是,私塾就是私人办的学校。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私塾是指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场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如果以提高古诗文修养为目的,在取得相关部门许可的前提下,设立一个教学点从事教学,是对古汉语和古典文化学习的一个补充,在目前是应该予以肯定的。至于教学点叫什么名字、老师和学生穿什么衣服、怎么布置教室环境,则值得商榷。如果给人以刻意复古,有作秀之感,则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中小学课本中古诗文所占比例约为30%到40%,仅古诗词就有200多首,大学中文专业还设立了专门的课题进行研读。这样看来学校古文教学的比重并不低。因此不能否定当前学校的古文教学。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考虑,中国是世界上文化传统最长而又不曾间断的国家。用国学大师任继愈的话说,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不曾中断,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其他几个文明古国多半有头无尾,先后衰落灭亡了,惟有中国绵延不衰,文化中心始终没有离开黄河、长江流域。中国文化既古老又年轻,没有成为考古对象。因此,在有关古典文化传承的问题上,也不必耸人听闻,大谈传统文化断层。我认为菊斋私塾为弘扬国学做实际工作是一件好事,但不必背负过于沉重的使命感。 

苏州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院教授余同元博士: 

中国私塾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现代社会取私塾之名,先撇开其合理性、合法性不谈,它所行使的职责应该是很重的,如果有名无实、不伦不类,则很容易对私塾的伟大造成玷污。 

私塾原本是对公办学校的补充,是民间办学和多元办学的重要实践。了解其重要属性,对确定“私塾”的方向会有所裨益。 

《中国教育报》原副主编刘永曾: 

我对苏州出现的这个私塾知之甚少,不便议论,但有一点应该强调,即是任何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都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获得正确理论的引导。 

古诗文教学应针对教育对象有序、有度、有方法地进行。就是说,针对教学对象研究精选古文并适当安排序列;针对教学对象安排适量的内容;针对教学对象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私塾之称谓、师生之服饰、教室之布置是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是实质。 

中国教育的理论在翻译家的笔下,中国教育的方向在记者的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