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德育工作如何取得成效,一直是中小学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吉林省四平市在当地中小学广泛开展的“经历教育”,突破了传统德育模式,为新时期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寻找到一个有效抓手。
让学生自我教育
“听到的可能忘记,看到的可能记住
,亲身做的可能学会”。四平市“经历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活动的主角、成长的主人。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习惯。“经历教育”实施一年多来,“把德育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在当地很多学校已经成为现实。
为了让学生戒除网瘾,四平市第三高中的老师曾用过谆谆教诲、批评警告、“围追堵截”等各种办法,但收效甚微。“经历教育”实施后,第三高中的老师们制订了一套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的方案。
在高一(10)班,班主任郭颖老师把同学分成3个小组。一组由郭老师带领去周边的网吧暗访,一组由学生自己上网搜集各地青少年因无法戒除网瘾而造成悲剧的新闻报道,还有一组在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怎样科学使用网络。
各组完成任务后,召开主题班会。一名叫马文骄的同学说:“网吧里烟雾缭绕,噪声刺耳,不少同龄人在打游戏、聊天,甚至浏览不健康网站。这些让我对网吧有一种厌恶的感觉。”另一组的马奔同学则说:“从新闻报道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学生被不健康的网络毒害,有的放弃学业,有的自杀,有的犯罪,真是触目惊心。沉迷上网的同学都有些后怕。”许秋菊等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学会从网上看新闻、查资料。他们说,网络真是个好工具,好帮手。 目睹的事实、亲身的体会深深打动了每一名同学。采访中,记者随机问到几名同学,现在还对上网有瘾吗?他们都笑着说,我们还会上网,但不会再沉迷,现在我们是网络的主人。
自省是教育的核心
在四平市联合化小学,记者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位老师在上课前发给每名同学一只鸡蛋,请他们保护一天。下午放学前,老师请每名同学说说这一天是怎样保护这只鸡蛋的。有的说是揣到衣服兜里,有的说放在课桌最里面的角落里,还有的一直小心翼翼地攥在手心里……
听完同学的回答后,老师笑眯眯地说:“同学们都把自己的鸡蛋保护得很好,是因为你们爱护它,重视它。要知道,父母为了保护你们,照顾你们,每一天都像你们今天一样,无微不至。”多么生动的感恩教育,体谅父母、孝顺父母的思想就此在许多孩子的心里扎下了根。
四平市主持“经历教育”行动研究的马玉泉告诉记者,“经历教育”特别强调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德育工作方法。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要多为他们设计一些妙趣横生的活动,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而中学生尽管对很多事情似懂非懂,但他们已经开始思考。对中学教师来说,要教会他们用正确的思维方式,辩证、全面地看问题,给他们插上思考的翅膀。
王华是四平市十二中学的学生,上小学时曾获得吉林省“十佳少年”称号。入初中后她变了,功课不完成,无论老师怎么帮助,她也全不在意。班主任徐老师了解到,王华的父亲在外打工,一家人生活很拮据。王华的表兄大学毕业后没找到工作,全家整天发愁。于是,她产生了很多偏激的思想,认为父母都是勤勤恳恳的劳动者,却一辈子贫困。而有很多游手好闲的人却不劳而获,还有腐败分子大肆敛财。大学生毕业了也照样没工作,读书还有什么意思?她感到很迷茫,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了方向。
徐老师把教育重点放在“帮助王华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上。徐老师经常找王华聊天,给她讲身边的例子,向她证明“我们的社会是可爱的”,“有知识的年轻一代是幸运的,是有机会的”。慢慢地,王华思考问题不那么极端了。徐老师丰富的知识、透彻的分析让王华逐渐开朗起来。
徐老师总结这个教育过程认为,青春期容易出现焦躁的现象,而这个时期是学会把握自己,培养“自知、自省”的最重要的阶段。“徐老师改变王华”这一案例被写进了“经历教育”丛书。许多老师都结合自己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经历教育”研究子课题。
师生携手共同成长
在整个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关键。四平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开展“经历教育”论坛,鼓励老师记录“经历教育”的经典案例,撰写“经历教育”行动研究报告。一大批观念新、方法活、肯钻研的优秀教师在“经历教育”过程中,与学生们一起成长。
公主岭市站前小学的栾桂华老师,曾经是学生眼中的“凶老师”。她常说:“对学生,你就不能给他们笑脸”。孩子们都很怕她,她发现学生离她越来越远。
栾老师的班级被吸纳为“经历教育”课题实验班后,通过培训学习,她认识到德育不是要用严厉的条条框框管住学生,让他们被动服从。栾老师认真设计了学生“日常生活的经历教育”这门德育课程,放下老师的架子,聆听孩子们的种种体验和感受。在期末全校教师考评中,栾老师被评为全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学生不再害怕她,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梨树县实验小学的李玉芝、刘敬言两位老师,确立了“单亲学生的行为状况与教面对策”的研究子课题,从实际案例中总结出教育单亲家庭学生的一般性规律。两位老师感慨地说:为了做好这个研究课题,我们不仅更多地与学生交流,还涉猎了很多理论知识,如儿童心理学、教师心理学、教育方法论等。“经历教育”在改变学生的同时,也在提升老师。
2004年,四平市的“经历教育行动研究”被列为“十五”期间国家级重点课题和吉林省“十五”期间重大研究课题。2005年6月初,对全市22所学校实施“经历教育”情况的检查结果显示,师生们的思想品德、生活追求、精神风貌都有了不小的变化。如有10所城市中小学开展了“体验农家生活”、“调查我家的月收支”等活动后,原来讲吃讲穿的没了,孩子们以省下零花钱捐资助学为荣。
正如四平市教育局局长牛立坚总结的那样:“‘经历教育’的本质是实践育人,核心是体验感悟,关键是教师的科学引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