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化人士李敖19日上午乘坐飞机从台北启程,经香港于下午抵达北京,开始其为期10天的“神州文化之旅”。这是李敖阔别大陆56年后首度重返大陆。李敖在抵达首都机场后说,50多年前,他一个人从北京坐火车,到天津搭船去上海。在火车上,看到窗外都是被战火烧焦的草地。“我就是在那种心情之下离开北京的。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此行,李敖将分别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在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开讲座,与两校师生座谈。李敖在台北启程时称,这3场活动是他此行“最重要”的内容,看风景、怀旧则“不是主要的目的”。
自1949年离开大陆到台湾,56年来,李敖一步都没有离开过台湾,曾作出“从不出国”的表示。他解释:现在去大陆还是没出国,大陆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以自己人身份访问大陆
李敖丝毫不改特立独行的风格。在有关此次大陆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拿出一张文字稿宣读:“不是怀乡,没有乡愁;不是近乡,没有情怯;不是还乡,没有哭泣;不是林黛玉,没有眼泪。”
但外界认为,李敖是个性情中人,这次回大陆不可能心静如水,他的真实情怀曾在一些言谈中流露无遗。他断言自己的大陆之行,将充满“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的韵味。李敖表示,此行最怕“被当成客人”,希望以“自己人”的身份回到北京和上海。
他最想见到北京新鲜胡同小学的老师和旧时同窗:“一位是卢老师,一位是黄老师,他们两位还健在,还有我的小学同学,现在已经联络了14位。”李敖在北京期间,将到自己就读过的北京新鲜胡同小学、北京四中拜访,还将参观故宫、法源寺。
所有这些愿望此行都能实现。按照行程安排,李敖在北京、上海、香港3地的重点活动是高校演讲和学术讲座:9月21日上午在北京大学、9月23日上午在清华大学、9月26日上午在复旦大学。
至于到大陆最想去什么地方?李敖坚称,他反对重温旧梦,“已经看过的地方,不会再看,原因并不是逃避旧梦重温的痛苦,而是要带着崭新的心情去看一个崭新的中国”。
拒绝感伤和怀旧,李敖期待的是一次超越世俗、充满奇异的发现之旅。
与北京有深厚渊源
李敖的亲友都非常清楚,他心里的北京情结非常重。在1990年出版的小说《北京法源寺》后记中,李敖写道:余年少飘洋过海,与大陆契阔四十载。今印此书以归故国,沧海浮生,难忘我是大陆人而已。
在机场回答记者提问时,李敖说,北京的每个地方,他都想去。最想吃的是老北京的豆汁儿。
李敖在北京东城区的新鲜胡同小学读完了6年小学,这所学校地处朝阳门内南小街附近,至今有100多年历史。北京四中,当年叫北平市立第四中学,李敖初一时上过一个学期。
校长刘长铭说,9月22日李敖会到四中来,学校会把他的学籍卡复制一份作为纪念礼物。在那张发黄的学籍卡上,能看到李敖入学时的照片、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等。
据悉,北京大学将邀请李敖到有“亚洲高校第一”称号的北大图书馆查阅部分古籍善本,李敖在北大演讲的现场能容纳500名听众,北大送给李敖的礼物之一是一套胡适文集,因为胡适是李敖平生最敬重的学者。比李敖大44岁的胡适,一直把李敖当作忘年交对待,在李敖经济困窘时,胡适曾及时送来1000元钱。
在北京,李敖还有一个特别的安排,将到某医院探望一名癌症少年吴子尤。几个月前,15岁的吴子尤在病床上给李敖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自己在病中读李敖的书入了迷,李敖的书被他翻得连装订线都脱开了。
“文化顽童”的本色
“不做李敖,就做李敖第二”。文化奇人李敖一向特立独行,敢言率直,言论犀利,自称“中国有史以来最受争议的风云人物”,虽年届七旬,狂狷依旧,被称为“文化顽童”。
李敖曾放言,去大陆演讲,就是要和连战、宋楚瑜作演讲比赛,此言既出,令李敖在北大等高校的演讲备受外界期待。不过,面对记者提问,李敖大卖关子,拒绝透露演讲内容,他说:“当然会比克林顿和连战讲得好。”
李敖的大陆行未上演先轰动,不仅引来大陆网友的热烈讨论,为神州大地带来一波“李敖热”,北大、清华、复旦等学子更是摩拳擦掌,盼望与李敖“过招比武”。
当记者追问李敖,你可能准备好了接受鲜花和掌声,是否准备好迎接质疑和批评?李敖引用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话回答说,“这就像一座山,山在那儿,有人要爬它,山就是这种感觉”。
坚决反对“台独”
李敖神州文化之旅之所以产生这么大影响,不仅是因为他的名气,更因为民众欣赏他坚决反对“台独”,堂堂正正做一个中国人的立场;欣赏他不畏强权,揭露、挖苦台湾当权政客的犀利、幽默和毫不留情;他的学识渊博和著作也让人折服。
身为无党籍“立委”的李敖,曾经在“立法院”痛批当局扭曲语言教育政策,点名台湾“教育部长”是台湾的“千古罪人”,此次也不忘对台湾当局的“本土意识”开火:“本土意识这四个字,根本是不通的。在语言上,没有台湾话,只有闽南话。”
“所谓台湾话,其实就是闽南话。台湾即使所有2300万人口,包括我李敖都说台湾话,可是全世界却有5600万人在讲闽南话,还有3300万人在台湾外面讲……换句话说,(福建省)那边有3300万人,比我们这边2300万人还多。所以,我们‘本土’了半天,其实没有‘本土’”。
台湾的一位资深媒体人说,即使那些不喜欢李敖的人,心里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博古通今,他的影响力正是来自于他深厚的中华文化造诣,这次他以台湾民间文化名人的身份去大陆交流,让人更多地思考台湾文化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答案很明显,当然是中华文化。
李敖简历
台湾著名作家、历史学家,1935年4月25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祖籍山东潍县。1937年,随全家迁往北京(北平),在北京新鲜胡同小学上学。1949年,随家人从上海赴台湾。1954年考入台湾大学法律专修科,1958年大学毕业,进入凤山陆军步兵学校,1961年考入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1963年休学,出版第一本书《传统下的独白》。1971年至1981年,因“叛乱罪”等罪名两次入狱。1990年12月第一部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问世。199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00年代表新党参加“总统”选举,2004年以无党籍身份参选“立法委员”并顺利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