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研究生教育宜走“精兵路线” 点击次数:7.75万

今年北大、清华、复旦、同济等9所知名高校将参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率先实行研究生全面收费,昨日,北大、清华辟谣,说研究生收费尚未获批,他们今年不试点全面收费;复旦、同济则称未接到通知。(8月11日《华夏时报》)

这又是一条让普通读者感到困惑的新闻:9所知名高校今年究竟要不要实行研究生收费制?如果不是媒体“误读”有关政策,就是一些部门与机构已懂得公共传播的奥妙,在出台重大措施前,利用媒体试探社会舆论的反应,如果公众反应平淡,就顺水推舟地颁布实施;如果反应强烈,则将其斥之为“假新闻”,或归咎于媒体误读。如此进可攻、退可守的“公共传播操作”,在之前涉及民生民情的几项重大政策上,都已上演过。

如果研究生教育收费制也遵循这种模式试探社会舆论,也不是坏事,它至少表明有关部门与机构开始重视、或者说敬畏民意的反馈,较之教育部与几所高校关起门来制定政策、然后不顾舆论哗然强硬推行,更具民主性。但做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因为,研究生培养机制不是要不要改革的问题,而是如何选择改革路径、进而达到良性“活血”的问题。

研究生教育为何要收费,一个“主流”观点是:研究生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教育资源紧缺,所以收费是大势所趋,本着谁交费、谁受益的原则,学生、高校和国家都将从中获益。

这种说辞和当年大学提高收费如此一辙,遗憾的是,大学收费被纳入“产业化”轨道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三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