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熟练掌握英语的人越来越多,能讲普通话的人比比皆是,那么上海话的生存空间如何?一群上海中学生专题调查后提出:传承上海话需要借助好的载体,要提升上海话文化档次,增强海派文化对大众的吸引力。
暑假里,各中学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大同中学高一( 8)班学生以“上海话现状及发展”为主题开展调查。 12名学生分组行动,到公园、超市、居民小区、学校、办公楼、特色景点等地考察。学生们发现,上海话生存空间正在缩小,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无论参与学校活动还是小朋友间游戏,都讲普通话,几乎与上海话“绝缘”,甚至已不会讲自己的方言了。就上海话传承问题,学生们还采访了有关专家。
课题调查报告中,中学生们对上海话传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上海话与海派文化相连,是雅俗共赏的海派文化重要载体。作为现代上海人,不仅要身体力行推广普通话,也应为传承海派文化作贡献。但如今一些媒体上表现出“俗”的内容过多,影响了上海话的文化档次。作为上海的年轻一代,传承上海话不仅要会讲上海话,更要了解和弘扬海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