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浙江发布《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5年内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点击次数:6.49万

  9月14日上午,《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副厅长于永明就规划内容作了发布和解读,并回答了现场记者的提问。

  纵观《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改革和开放”是两条贯穿全文的主线。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省要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省,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并详细介绍了今后5年,我省将在教育领域重点推进的7方面改革和开放。

  实现教育现代化 明确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重点

  “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浙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供更全面的优质教育,形成更广泛的公平教育,构建更有效的教育技术支撑基础,健全更加多元开放的教育体制和机制。到2020年,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省,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为了达成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规划》针对现实发展中的短板,确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重点。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三大基础教育领域,《规划》提出着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促进学前教育上等级上水平;义务教育推进高水平均衡发展,全面建设标准化学校,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普高教育按照个体特色化、群体多样化的导向,培育和凝练以课程建设为代表的育人特色。

  在职业教育方面,《规划》提出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开展名校名师名专业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培育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互补,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办学,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浙江特色和全国领先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而在高等教育方面,《规划》则提出加强重点高校建设和应用型高校建设,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和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推进学科、专业与产业、企业对接。多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此外,《规划》还针对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领域提出了明确的发展重点。

  力抓教育改革开放 为教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这些年来,改革和开放一直是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此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特别强调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针对教育改革和开放的具体内容做了进一步的强化。

  规划提出,今后5年将重点推进7个方面的改革和开放。一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重点抓好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二是全面推进大中小学课程改革。扩大选择性教育,努力把更多的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三是积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广泛倡导并推行因材施教,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小班化、走班式教学,逐步加大推行启发式、自主式、讨论式、探究式、实验实训式等现代教学方式。四是大力促进社会力量办学。五是切实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着力推进管办评分离。六是多形式扩大教育开放。七是完善教育评价制度,支持开展第三方评价,健全评价政策综合运用机制。

  据介绍,以上这些方面的改革开放大都已在实施,不少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课程改革已在全国产生很大的示范作用,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办评分离改革,浙江也已成为了全国的试点省份。“下一步省教育厅还将向社会公布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中小学教师发展、教育信息化等5个子规划的具体内容”刘希平厅长在发布会上表示,“希望浙江教育能够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浙江特点、世界水平的道路”。

来源: 浙江在线·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