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晨雾发出文章《北京市高招提前批次征集志愿涉嫌违规》 ,指出北京今年高招提前批次的本科和专科征集志愿涉嫌违规。
北京教育考试院2014年4月30日发布的《北京市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考生须知》(以下简称《考生须知》),本科专科提前批次征集志愿的设置规则为:
2.专科提前批征集志愿设置1所志愿高校,6个志愿专业。
北京教育考试院编,开明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必读(2014年)》(以下简称《考生必读》)第96页第9条也有同样的规定。
而北京今年高招提前批次的本科和专科征集志愿实际执行的志愿填报规则为:
征集志愿共设置两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高校,每个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
这就是说,北京教育考试院在今年高招提前批次征集志愿时违反了自己事先制定的《考生须知》和《考生必读》的规定。将提前批次的征集志愿设置由原定的1所高校改为为两个顺序志愿。而又没有在事先做出任何公告或说明。
晨雾认为高招规则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北京教育考试院2014年4月30日发布了《考生须知》,这就是制定好的规则,首先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要遵守,不可以太随意了。这不是说规则制定了就绝对不可以修改,特别是有些高招规则制定之后发现问题,经过修改后更有利于考生和高校,晨雾认为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即便是向好的方向修改,也应当在事先公开作出说明和解释。否则只能认为是涉嫌违规 ---- 而且是违反自己制定的规。
而且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首页公布的高考高招咨询电话82837115对此变化一无所知,回答问题不专业,工作态度不佳。
昨天(8月12日)晨雾十分高兴地看到北京教育考试院通过北京各家主流媒体对其高招提前批次征集志愿违规行为做出了十分合理的解释。
据新京报8月12日报道:
北京教育考试院介绍,今年提前批次的录取中,由于军事、公安类院校生源严重不足,造成计划剩余较多。
其中,本科提前批院校剩余的617人计划中,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剩余计划165人,而专科提前批院校则剩余计划651人。
因此,北京教育考试院决定首次在提前批次全面实施征集志愿录取,并将提前批次的征集志愿设置由原定的1所高校调整为两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高校,每个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
这就十分清楚了。北京教育考试院今年将提前批次的征集志愿设置由原定的1所高校调整为两个顺序志愿,是因为发现提前批次剩余计划较多。
晨雾认为这个调整本身是一件好事情。理由很简单,因为征集志愿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给未录取考生提供更多的录取机会;二是帮助部分高校尽可能完成招生计划。调整后的设置,考生可以多填报一所学校,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而高校也同时增加完成招生计划的机会。即便不是发现提前批次剩余计划较多的情况下,这是一件好事。
但是好事要办好。就欠缺一个事先的公告或说明。同时应当对高招办的工作人员对这一变化做培训。如果他们对此都一无所知,怎么服务于考生和家长呢?北京教育考试院在时候能够意识到工作不够严谨,在总结今年高招的时候通过媒体向公众及时进行解释,这是值得称道的。
不过这个解释有一处看似不够严谨。从媒体原文看,北京教育考试院首次在提前批次全面实施征集志愿录取,并将提前批次的征集志愿设置由原定的1所高校调整为两个顺序志愿,是因为看到了提前批次剩余计划较多后做出的决定。这里不够准确。从北京教育考试院今年4月发布的《考生须知》和《考生必读》看,提前批次征集志愿的设置规则在高考前就早已确定,这就说明首次在提前批次全面实施征集志愿录取的决定不是高招录取之后做出的,而是早就有此计划并制定了规则的。而仅仅改变和调整提前批次征集志愿设置规则是在高考录取开始之后才做出的。
另外,据北京教育考试院介绍,今年整个招生录取期间,没有接到一起降低标准、违反程序的违规招生举报案件。(8月12日《北京青年报》)。相信这应当是真实的。北京市今年高招是历史上最规矩的一年。而且在每一个批次录取结束后都非常及实地公布了各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这是往届考生和家长都没有享受到的,这也是值得公众称道的。但是请注意,“没有接到一起降低标准、违反程序的违规招生举报案件。”并不等同于“没有发生任何违反程序的违规招生行为”。北京今年高招提前批次征集志愿在事先没有做任何说明和公告的情况下就违反北京教育考试院2014年4月30日发布的《考生须知》和《考生必读》中关于志愿设置的规定,这就是违反程序的违规操作行为。由于这项违规给高校和考生都带来好处,所以不会有人投诉。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看到了北京教育考试院工作上明显的进步!这是十分值得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