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学林街小学传来喜讯,在刚刚闭幕的全国第十五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中,学林街小学两名学生,在此次竞赛8个项目之一的纳英特智能挑战赛之“九宫乐园”竞赛中,荣获全国冠军,且以领先第二名144分的成绩完胜。
获奖的两个孩子叫张有军和蔡汪骏,是学林街小学电脑机器人社团的学生,今年9月,将入读文海实验学校初一年级。指导老师帅惠华告诉记者:“机器人比赛,很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能力,孩子能拿到这么棒的成绩,真替他们骄傲。”
赛前:集训两周,两学生写了30多条注意事项
全国中小学生电脑机器人竞赛,每年暑假都会举办。6月中旬,张有军和蔡汪骏两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省级电脑机器人选拔赛,在九宫乐园项目中获浙江省第一名的成绩。7月29日,他们作为11支浙江省机器人代表队之一,参加全国性质的九宫乐园项目比赛。
他们能在全国比赛中取得这样的成绩,帅老师说他一点也不觉得惊奇。他告诉记者:“张有军、蔡汪骏同学是学林街小学机器人社团的第一批成员,从2011年开始接触机器人项目,学习机器人的搭建、编程语言、程序设计、机电传感等方面的知识。期间,他们参加过浙江省、杭州市和开发区多次比赛。每次比赛前后,都会直奔研究室接受我各种‘魔鬼’式的训练和任务。”帅老师说,“也就是这样的坚持不懈和多年的经验累积,给了他们获胜的实力。”
尽管俩人经验丰富,但全国性质的比赛,他们还是第一次参加,谁也不知道选手的实力如何。因此,赛前,他们再次接受了帅老师的训练。
蔡汪骏告诉记者:“训练时间在在7月4日至11日,24日至29日两个阶段,我们每天早起晚归,直奔机器人研究室,解决帅老师留在地图上的任务。九宫乐园机器人任务变化多,只要帅老师稍微修改一下任务位置和任务内容,我们就有得忙了,要去设计解决策略,还要编写程序和测试程序,有时候花上两天还不能顺利完成所有任务。”那时,“我们甚至觉得帅老师很坏。他给我们一张新地图,却规定我们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而我们只能在研究中一遍一遍出错。每天的训练结束后,他还要我们做笔记,记下训练中的注意事项。就这样,两个星期,我们写了30多条注意事项。”
赛场:老师等得很着急,最终他们笑着走出了赛场
机器人比赛,融合了计算机、机械、电子、通讯、控制、光、声、电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九宫乐园项目,是今年新设的游戏项目。游戏中,需要学生现场独立修改程序、调试机器人,使机器人在九宫乐园中完成广场嘉年华、狂欢大冒险、极地探险等一系列趣味任务。“九宫乐园项目,最大的难点就是任务的不可知性,谁也不知道,它随机会生成怎样的任务让选手去完成,所以,对学生的应变能力有非常大的考验。”帅老师说。
按照比赛规则,比赛前一天,参赛者有一个小时的场地适应机器人调试时间。张有军和蔡汪俊同学,自信满满地走进场地,但一个小时后,他们却面色凝重地走出场地。“比赛中,机器随机生成了5个任务,其中两个‘过河搬运’和‘打保龄球’任务,经常出现意外情况,修改了程序还是完成不了任务。”蔡汪骏回忆。
当天晚上,他们根据之前写的60多条注意事项,投入到寻找机器人可能出错的原因,一直到凌晨3点,才找到了机器人出问题的原因并进行了重新测试。
比赛从上午8点30分开始,张有军、蔡汪骏进入赛场,和全国12支代表队进行了对决。他们通力合作,一个在前方负责机器人现场情况,一个在后方用电脑编程,调控机器人的前进、后退。他们稳扎稳打,出色地完成了赛前制定的竞赛策略。
帅老师告诉记者:“我们在赛场外,着急地等了好几个小时,我当时都有冲进去给他们搭把手的念头。幸运的是,当他们走出赛场的时候,嘴角挂着一丝微笑,然后跑过来和我说‘老师,我们赢了’。”
蔡汪骏告诉记者:“加入社团三年,新老学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自己因为兴趣一直不肯退。这三年,我也明显觉得自己的数学逻辑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有所提高。这次全国赛,机会难得,心里也很紧张,但仔细回想,有一种玩的感觉。”
延伸阅读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每年举办一次,是一个让中小学生按照命题要求编程,使智能机器人完成相关任务的比赛。竞赛中有机器人足球,篮球,灭火,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能力风暴WER能力挑战赛之“史前时代”竞赛等8个项目,按学生的年龄不同,竞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进行比赛。
每个组别的每个项目,每省只有一个代表队参加。
其中小学组有四个比赛项目:机器人灭火,一对一机器人足球,能力风暴WER能力挑战赛之“史前时代”竞赛和纳英特智能挑战赛之“九宫乐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