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英语学习贪多、欲速则不达 点击次数:9.95万

我相信大家已经发现了,一个准确的心理状态,包括准确的态度在内,完全可以创造好的学习结果。反之亦然,不好的心理状态创造的学习结果通常不理想。相当大一部分人学英语的时候可,心理状态和学习态度是不准确的,这个导致学习效果差的必然后果。

经过认真观察英语学习的不同方式,我们可以发现无数的说法和做法,目的都是把学习速度加快。有特殊记忆法、应付考试的方法、语法绝技、大量阅读材料包等,这些产品和方法的原意,都是把英语学习速度提升上来。可是,根据大家普遍能看到的客观现象,眼前的结果并不乐观,所谓快速的方法带来的结果还是英语哑巴。如果大家用的方法和产品准确的话,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到了今天,中国应该是一个“中英双语的国家”。目前,我们离那个结果还是特别远。

我当然非常理解大家都想快,我本人也注重真正提高学习速度和效果的方法及工具,前提是,必须把方法选对,否则欲速则不达。在求快的心态下,很多人都会犯一个关键的错误,在脑子里把“求快”变成“贪多”。比如在市面上,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为了加快英语的学习速度,大家认为需要大量学跨界的素材,今天读一片BBC的新闻,明天念一个小说等。这种想法和做法背后的逻辑是,“为了学好英语,必须掌握很广泛的词汇,因此需要阅读很多不同领域的内容了”。 实际上,这样做违反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导致学习过程慢、效果差。我说的原则叫做“可明白输入”,在第三章里边详细谈这个原则,现在简单说一下。根据几十年的语言学研究我们得知,一个人什么时候能明白所读或听的内容,就会下意识地自然获取 (学会)以前不会的东西。一般的来说,你能看懂95%或以上的内容,剩下的5%会被自然吸收。

呐,这个跟贪多有什么关系呢?在学习跨界内容的时候,因为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不同领域所用的专业名词、不同文化背景的比喻、间接讽刺的说法等,会导致看不懂和听不懂的结果。就是说,你读一片文章的时候,因为这些元素在,所以你可能只懂70%或更少。在这种前提下,自然获取还没会的东西的可能性大幅度地下降。最终的结果是,你一定感到很挫折,同时会很难学到里边的新的内容。

更准确的方法是,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对你来说有吸引力的,并且你对里边的说法、想法、风格等已经有足够认识的素材才是准确的。不需要贪多,需要的是找一些你能钻得很深的素材。你越能钻得深,你学的东西越能变成自己拥有的!可以说,遇到很多新的内容绝对不等于你学会了。遇到一个新的东西,并且对它有深刻的反应和认识,需要的时候能自如的使用,这个才是会的标准。学习内容范围太大,反而降低效率,是因为学得宽而不深,对很多内容只是看过,或者有印象,但很难实际使用,因此,最终破坏学习的效率和结果。

贪多也带来另外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在学习的时候很多人以为“见过”等于自己会,所以遇到一些所谓“简单”的英语就没有兴趣,反而要找找大量自己不会的内容来学习。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会把注意力带错,因为你会不断找自己不会的东西,因而一直待在一个不明白的状态下。如上所说,这个违反可明白输入的原则,导致学习又艰苦又慢的后果。

在这儿必须说,“遇到过”绝对不等于“自己会”。 为了真正掌握外语的词组和单词,需要不断在不同上下文里遇到同样的东西,这样最终的结果是,在自己大脑里创建一个特别踏实能依靠的神经信息网。如果自己的态度是,生词遇到一、两次之后就觉得“没兴趣, 要找新的”,你不会真正认识这些词儿,更不会把它们变成自己神经信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只会感到有一点熟悉而已。这是忽视语言学的重要步骤。把新的内容彻底变成自己的,并且建立一个条件反射,需要听或说的时候这些词儿能自然出来,出来时也一定把它们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