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京中招新政效果初顯 普通初中學生進名校增多 来自:人民網-教育頻道 点击次数:5.47万

校長建言進一步完善教育評價辦法

今年本市中招首次進行“名額分配錄取”。優質高中拿出30%的計劃進行名額分配招生,學生可以在統招批次之前報5所“名額分配”學校。與往年相比,相當於在統招批次之前增加了一個“名校錄取”批次,所有學生都多了一次進入優質高中的機會。

小李同學從沒有想過,在普通初中校年級排名在中等偏上水平的她能有機會成為石景山區優質高中蘋果園中學的學生。她要感謝的是今年北京中招名額分配新政。和她一樣,今年本市許多普通初中校的學生受益於中考名額分配制度,而有幸成為北京優質高中校的新成員。

據北京教育考試院日前發布的信息顯示,今年北京共有83所優質高中參加名額分配招生,錄取考生7281人,完成招生計劃的98.8%,基本實現了招生計劃30%的既定目標。名額分配政策加大了普通校學生進入優質高中的機會。今年名額分配錄取的普通初中校數量達465所,而預計統招錄取的普通初中校數量為337所。如果不通過名額分配,將有100余所普通學校無法保証其學生進入優質高中。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褚宏啟認為,“優質高中30%名額分配給本區初中校”的政策實施后,學生無需擇校,上優質高中的可能性反而加大了,家長們對此是歡迎的。這一政策有利於生源的均衡,歸根到底有利於教育本身的均衡。

沖刺優質高中 新政帶來更多機會

小李是石景山中學一名學生,平時成績比較穩定,年級排名在中等偏上水平。在她看來,如果靠自己的實力,按平時成績排名看,她考上優質高中的可能性比較小。她甚至還在上普通高中還是上職業高中的選擇中猶豫過。

然而北京優質高中指標分配政策一出,小李就做了決定,要把握機會,全力沖刺一下優質高中。按她在校的排名考入年級前四名還是有升入優質高中比較有希望。中考復習階段,小李特別提勁兒了,學得也比較踏實。機會總是眷顧勤奮努力的人,最終,小李如願考入了石景山區優質高中蘋果園中學。

和小李一樣,家住西城區的小魏同學也充分把握住中考新政提供的機會,讓本來打算進入普通高中校的他,一舉走進西城優質高中校北師大附屬中學。“真的,從來沒想過能進入北師大附屬中學,有點天上掉餡餅的感覺。”收到錄取信息之后,小魏激動地表示。

中國地質大學附屬中學王玉萍校長坦言,指標分配政策可以讓孩子選擇喜歡上的高中,而原來的統招考試則是讓學生選擇能上的高中。在統招報志願時,學生都會盡量選保底的學校,而由於多了指標分配的志願,允許學生報“跳一跳就能夠著”的學校,更能激發學生潛能。比如,同等情況下,按學生的實際情況本來可以上一所示范高中,而在這種政策下還能提高兩個等級,上更好的優質高中。

實際上,在受益中考名額分配新政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沒想過”能進入自己心儀的高中校的。北京考試院信息顯示,根據錄取情況,今年名額分配錄取考生7281人,完成招生計劃的98.8%。其中錄取優質高中所屬初中考生2477人,錄取普通初中考生4804人,均完成招生計劃的99%。

新政留住初中學生 有效緩解擇校熱

溫泉二中是海澱一所普通農村校,今年得到了6個優質高中指標分配名額,學校所報6個學生全部被錄取。這一政策的施行不僅是保証了這所普通校6名孩子上優質高中的機會,也為學校招生帶來了有利變化,不少原來准備進城讀書的家長選擇了留下來。

校長孫繼剛認為:“對我們普通農村學校來講,這個傾斜性政策給學校和學生帶來了更多機會,有利於招生,吸引學生回流。以我校為例,我就明顯感到家長不願往外跑了。”孫繼剛舉例說,今年有兩三個學生應該在本校就讀,初一時轉去了別的學校。今年看到這個政策的利好,覺得自己上優質高中更有希望,就又回來了。這種學生回流現象就說明學生擇校現象得到了有效緩解,家長覺得在家門口也能上好學校,從長遠看,這個政策的效果會更加明顯。

校長孫繼剛的觀點得到了不少校長的認可,北京市第一中學校長湯朝暉也坦言生源得到了穩定。之前盡管有學生是通過電腦派位入讀一中初中部,但仍有不少家長會在學生初二時通過“轉學”的方式將孩子送入優質初中校。去年年底時,初一學生張力(化名)的家長就開始為孩子轉入優質校做准備。今年2月時,當家長聽說優質高中名額分配政策將偏向普通初中時,立即放棄了轉學的念頭。

伴隨著名額分配政策的實施,校長們在認識到其有利方面外,也針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建言獻策,使其更適合學校師生發展的需要。溫泉二中校長孫繼剛認為,新政需要加強宣傳,而且不能總是發生變化,下一步要繼續增大優質指標分配比例,不能因為某些學校招生不理想,而改變政策,減少名額分配指標。

北京九中高中部今年計劃招生360名,其中108名為指標分配名額,本校初中部學生佔22人,區內普通初中校指標分配計劃招生86人。從學生生源來看,覆蓋了全區12所初中校。

此次名額分配招錄學生中,優質初中分數線為538分,普通初中分數線為515分,相差23分,這個差距還是比較大的。“538分的優質初中分數線,對我校初中部被錄取的學生來說,統招肯定也能考到。”校長林樂光表示,“這個指標分配名額對他們而言沒有一點優惠,可以說‘沒有佔到便宜’。針對這點,希望今后名額分配政策能給本校初中部學生更多的名額。”

地大附中王玉萍校長表示,新政改善了生源不均衡的現象,而從長遠來看,除了這些刺激政策,還需採用更科學的評價方法,比如綜合考量學生入校學習的提升幅度,考查學校的相對實力,而非單一通過學校入學生源評判學校好壞。

一五九中學李亞明校長坦言,新政對於初中校考慮的多,做足了初中升高中的功課,但是對於高中校來說,則考慮的相對較少。

專家稱推進教育均衡需多招並舉

專家表示,“優質高中30%名額分配給本區初中校”這一新政有效推進了初中校的均衡發展,並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從目前看,新政對優質初中校的學生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從長遠來看能夠整體推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對於緩解小升初擇校亂的現象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另外,生源質量的變化對於普通初、高中校的老師來說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會。

儲朝暉介紹,這一政策實際上過去在國內其他地方也嘗試過,在北京剛開始推這一做法的時候,遇到過阻力,但最終這個政策能夠被採納,顯示了相關方面的決心,也表明了目光長遠。他認為,將來30%的比例還可以逐步加大。同時,他指出,推進教育均衡單靠一兩項政策是不夠的,需要多個措施並舉。比如加強師資力量,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根據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擁有自主選擇學校的權利,即雙向的選擇,而不僅僅是單向選擇。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褚宏啟認為,今年的比例是30%,將來比例應該會進一步加大。他分析說,從中考改革的方向看,總體是和高考方向一致的。目前中考是考五門課程,將來可能會著重在語數外。“但即使物理、化學不考,在教學方面也不能減弱。”褚宏啟說,中國學生在科學素養方面相對較弱,而科學素養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又至為重要,所以在教學上不能放鬆,要培養學生對自然界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