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曾经备受关注的奥数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第三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在杭州召开,会上透露出一个消息:从明年开始,奥赛(奥数是其中一个子项目)获奖生参加高考,将不再具有保送资格。
被称为教育指挥棒的高考正在“疏远”奥数,这会让奥数降温吗?绍兴目前是否还存在奥数培训班?家长和教师们又是怎样看待奥数培训的?
晚报“新闻深呼吸”栏目组的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漫画(据《嘉兴日报》)
明年开始奥赛获奖不再保送大学
10月26日,第三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在杭州崇文实验学校召开。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史宁中透露:从明年开始,奥赛获奖生参加高考,将不再具有保送资格。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各方关注。
其实,奥数是涵盖数、理、化等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中的一部分。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均在高中后进行深度学习。而适合小学生、初中生学习的是奥数。
最近几年,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给奥数降温。
2001年,教育部就规定“奥赛”成绩不得与招生挂钩。
2010年11月19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奥赛获奖“福利待遇”下降,仅有获全国奥赛一等奖并入选国家集训队的学生可获高考保送资格。
今年8月28日,国家教育部再度发布30条秋季开学“监管令”,其中明文规定:坚决制止“奥数”等各种学科竞赛、特长评级与学校录取变相挂钩的行为。
而明年,奥数将正式与保送上大学说“再见”。
绍兴小学“奥数热”已降温
改头换面的数学培训班依然不少
“奥数与小学生、初中生的考试,跟升学率都不挂钩,绍兴有好几年‘奥数’的概念已经淡化了。”越城区教育局教育科的许科长表示,绍兴的小学“奥数热”近几年来有所降温。
他的这一判断也得到了学校教师的认可。
“相比于前几年,热度确实已经降下来不少了。”一位在绍兴县柯桥担任小学数学的金老师告诉记者,据她的了解,虽然目前依然有部分学生参加学校或者社会机构举办的各类“奥数”培训班,但是训练的难度已经降低了许多,更多意义上是一种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办公室主任陈吉良表示,目前学科类的培训在淡化,学科类项目在总的培训课程中所占比重不大。“现在我们的课程内容已经走出了纯粹奥数的框架,增加了拓展性、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增加了许多灵活性和趣味性。”而记者也从其他社会培训机构了解到,真正打着奥数旗号的培训班已经很少了,以“趣味数学”“思维训练”为名的数学类培训还是很受宠。
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培训部部长严宇慧告诉记者,从该中心培训课程的调整中也可以看出这几年已经不再强调“奥数”。“基本上是以学校数学为基础的延伸,更强调是对孩子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20年弹指一挥间
奥数牵手绍兴的“前世今生”
奥数进入中国的历史有点长,但真正在绍兴扎根落户却只有不到20年的时间。
1956年,华罗庚首次尝试将奥数引入中国。
1985年,中国开始派选手参加国际数学奥赛(IMO)。此后为了让每年参加国家集训队的20多名学生安心备战,有关部门给予他们免试上大学的保证。1990年,第31届IMO来到了中国,此后奥数开始在中国蓬勃兴起。1998年,“小升初”取消统一考试,奥数在中国进入了最火暴阶段,一直到今天。
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培训部部长严宇慧见证了奥数培训在绍兴的“前世今生”。在他的记忆中,绍兴的奥数培训热开始于1993年后,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升温,不少培训试题已经伴随着好几代学生,成为不少人的集体记忆。
随着争议的不断增多,“奥数”培训也几易其名。
“从最早的‘奥数’,到2004年左右的‘趣味数学’,再到2006年左右改为‘思维训练’。”有关人士表示,这与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补习班要淡化文化课的规定有关。
奥数要不要学,支持和反对的都有
明年开始,奥赛获奖者不再具有保送资格这一消息也引发了绍兴的老师、学生及家长的广泛关注。而早在各大媒体、网站上,有关要不要学奥数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支持与反对的声音都有。
支持派:奥数培训的主流依然健康,精华不该舍弃
有大学数学系教授认为,奥数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科学研究能力,使学生知识得到拓展、方法得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奥数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做法是对的。奥数的主流是健康的。
一位姓吕的家长告诉记者,她朋友的儿子小时候就读奥数班,后来去法国留学数学在班上考了满分。“听孩子讲,就是用到了以前学的奥数方法。”吕女士认为,家长也不能因为不能保送了就不让孩子学奥数了。“就像多阅读、多出去走走看看一样,学奥数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拓展。”
“我们给孩子报班,本来就不是奔着加分去的,主要是为了锻炼一下他的数学逻辑思维。”家住镜湖新区的张先生,他的女儿正在市区一所小学上五年级,周末会去培训班上一个半小时的“思维训练”。“我个人觉得,奥数对于开发思维能力、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还是有好处的,但也不赞成做一些太深奥的题目。”
反对派:奥数是用笨方法解超前题,会影响正常课程
但也有人认为,奥数不仅枯燥无味,还会框死了数学思维发展,学生容易一拿到题就套用复杂模式做题的习惯,简单的题目都出错了。
也有老师表示,小学“奥数”和初中“奥数”中有很多钻牛角尖的内容,只有高中“奥数”才在某种程度上和正规的数学教育有接轨。奥数真正能锻炼学生思维的东西不多,大多是所谓的“提前学”,反而严重影响了正常数学课程学习。
在采访中,也有的家长表示,提前学没好处。“学习是有规律的,四年级不能理解的知识,到了五六年级就懂了,不需要提前。打破教育规律的学习,没有好处,读奥数没意义。”“不鼓励我的孩子参加奥数班,孩子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学数学是为开拓思维,而不是去解难题。”
-深呼吸观点
奥数无罪,要改的是功利的教育观
奥数的初衷,是要激发青少年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创造性的思维训练,为少数优秀的青少年脱颖而出创造机遇和条件。事实证明,不少孩子通过学习奥数拓展思维,提高了抗挫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当奥数与加分、保送等教育资源倾斜挂钩后,过分功利的教育观开始“发酵”,家长之间的攀比之风盛行,部分培训机构已经将奥数异化成了“唐僧肉”;所以,奥数过热的深层次原因是升学压力在作祟。
奥数本来应该是面向一部分对数学有兴趣的中学生,但现在对数学缺乏兴趣的同学也被迫投身题海,不仅无法培养兴趣,还会因为负担太重产生逆反心理。
在对待奥数的方法上,取消不正确,完全封杀也不正确,全民参与就更不正确,学习奥数最重要的是引导到学习方法上来。
一句话,奥数本身没有错,要改变的是功利的教育观。
小学奥数都有哪些题型
四年级行程、流水问题鸡兔同笼
五年级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
六年级浓度问题工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