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浙江大学多项举措做实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点击次数:10.15万

    浙江大学近年来通过持续的机制创新和有力的物质保障,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落实到了校园生活各个终端。

  为帮助大学生扣好“第一颗扣子”,2011年8月,浙江大学开始实施“新生之友”机制,倡导教职工“争作学生良师益友”,构建“一位教师对接一个本科新生寝室”的“一对一”交流网格。

  担任浙大“新生之友”的老师中包括全体校领导、院士2名、973首席科学家9人、“千人计划”专家15人、长江学者12人。

  不少学术“大牛”走出实验室,走近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是浙大第二批“新生之友”。她每年联系一个4人寝室,时常邀请联系的新生来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有关学术交流活动,和大学生们一起分享自己从“赤脚医生”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奋斗历程,帮助学生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结对的学生詹天玮说,知道联系自己寝室的是郑院士,第一反应是激动,“我们是8年制的医科学生,这样的联系不仅有助于学业,更有助于我们的人生。”

  2014年,浙江大学在全国高校中首创以学生为主体的节日“学生节”。设在12月末,持续一周。坚持“学生设计、学生主创、学生参与”理念。活动中,校长给学生过集体生日,学校还投入1000万元设立专项基金,为全体学生送上健康保障。

  在高校教师群体中,浙江大学探索“育人强师”全员培训模式。2011年至今已有2000多名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到延安、井冈山轮训。

  思政工作是实实在在的。高水平大学中,不少“海归”教师作为人才引进,浙大特意设计了互相帮扶的“事业之友”机制。

  医学院院长杨波与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凌代舜结对,在其科研工作、项目申报上给予很多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使他快速适应国内的科研环境。凌代舜入职后,课题组迅速发展,成功申报了包括“青年973”在内的多项课题项目。

  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在落实到学生的“最先一公里”上有声有色有质量,浙大坚持了20多年“集体备课”的独创做法。

  学校要求,思想教育的老师要对最近三个月内的重大时政新闻事件、理论思潮趋势了然于胸。每一个老师的课件都是课题组集体备课,共同把关,形成共识,互相提升。

“备这样的课其实要求很高,每一次课都是新的,第二次就不能用了,思政课尤其要做成精品。”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应飚说。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