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时评:“入学年龄各省可自定” 考验执行智慧 点击次数:10.1万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通知》并不是简单地放宽入学年龄,而是给地方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年龄进行一刀切。一刀切导致的后果受人诟病,比如为了抢在9月1日前入学,选择8月底剖腹产的中国妈妈就不少,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提前读书。《通知》让各地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就更符合教育规律。

  《通知》给了地方更大的自由裁量权,这更考验地方的执行能力,各地需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学生实际入学时间。另外,将来地方也可以将孩子入学时间交给学校来决定,在入学前,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查,如果年龄尚不满6年,但孩子各方面条件都适合入读小学,那也可以允许孩子入学,而不能以年龄为唯一标准。

这样也有利于遏制学生家长的抢跑心理,是为了顺应孩子的自身成长规律。当然,一刀切的做法更好操作,让地方甚至学校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更难操作,也需要避免衍生另一种不公平,比如被少数掌握教育权力者用来权力寻租等。如何保证公平公正,这将不再是简单地拿出一支尺来量身高、年龄那么简单,而也成了另一种“选才”。这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也是对教育常识的回归。当然,《通知》并没越俎代庖,而是把球给了地方,《通知》能否得到有力执行,孩子入学年龄能否与相关法律法规、孩子自身状况及当地具体教育情况等相契合及“完善对接”,就考验各地相关部门的执行能力与智慧了。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