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两名老师探索写出个性化评语 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点击次数:7.88万

潍坊新闻网2月27日讯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多位具有深厚古诗词素养的年轻学生“圈粉”无数,传统文化也再度受关注。2月26日,记者了解到,我市不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诗词用到了学生的评语当中,诗一般的评语读起来朗朗上口,颇受学生欢迎。不仅用诗词,有的老师还写出幽默诙谐的评语,委婉又幽默的评语更容易被接受。

写了四天,每个学生都收到一首

“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周家小才女,道是人人赞。”这首诗是寿光世纪初级小学三年级学生周道收到的期末评选。这首诗出自语文老师孙海燕之手,她在期末结束时给每个学生都做了一首“诗评语”,然后发到学生家长手中。

孙海燕说,42名学生的“诗评语”各不相同,都是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写的。淘气的孩子就要鼓励他趁着现在的大好时间多读书;喜欢读书的孩子就会告诉他读书的好处,以后要更加努力。“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昱玮年少多才智,成功就在不久时。”“杨家佳儿八方赞,少东读书知识添,我愿少东多努力,胜过千万好儿郎。”“蹉跎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我祝王子多睿智,一举成名夺荣耀。”“程轩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你有笔如刀。”……这些评语读起来朗朗上口。

孙海燕说,写评语的前一天晚上,她思考到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开始写,上午写了20多份之后,感觉写不出来了。后来,她又连续加班3个晚上才全部完成。

今年34岁的孙海燕不仅热爱教育行业,对诗歌、儿歌也情有独钟。孙海燕告诉记者,她发现相对于按部就班的识字,学生们对诗歌、儿歌更感兴趣。“一开始我先改编了一两首儿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诗歌、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容易记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很高。”孙海燕对记者说,她还经常教学生背经典诗词、三字经等。

幽默的评语更能让学生接受

“前面写的挺好,后面的为何变成了这样!盼你改'斜'归正!”“这叫‘有头无尾’,‘尾巴’哪里去了?还在路上吗?”潍坊滨海实验小学的老师袁崇福在给学生批改作业时除了写有诗意的评语外,还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来点醒学生、指出问题。

26日,袁崇福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他刚当老师的时候,批改学生作业的一般做法就是简单地划分一下等次,写上“甲”、“乙”、“丙”、“丁”或“优秀”、“良好”、“合格”等字样。后来,他开始尝试着写下几句或长或短的“爱心留言”,有的是祝愿的话语,有的是格言警句,有的则是针对学生平时的表现情况而写下的评价。

袁崇福说,对作业做得好的学生,自己会写下这样的话:“你的作业十分认真,真让老师赏心悦目啊!”对于作业马马虎虎、书写潦草的学生,则写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你要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并且予以挖掘。我建议,你在课外练书法,并且认真写,慢慢学。我相信,你一定会写好的!赶快行动哟!”

“冷冰冰的传统作业评语往往过于严肃和死板,容易打击学生纠正错误的积极性。采用幽默评语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壁垒,与学生实现无障碍交流,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能够帮助他们释放学习压力。”袁崇福说。记者 王叶妮

(来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