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社评:莫让教师“全能”代替教育均衡 点击次数:6.79万

  为缓解农村小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短缺矛盾,优化农村小学教育教师结构,日前河南省启动2017年农村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全科教师须“一专多能”,能胜任小学11门课的教学。(2月16日《中国青年报》)

  “农村方向、小学定位、供需对接、全科培养”,重点面向农村教学点,由此而言,河南此番全科教师的培养,是瞄准农村教育特殊情形,采取的一种“精准帮扶”尝试。

  为达此目标,当地采取高校与优质小学联合培养的新机制,采用“通识基础课程、学科教育课程、教师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同时实行“两免一补”,定向就业。问题是,如此这般,就能在短短两到三年内,让教师实现一专多能,进而胜任小学11门课的教学?

  《荀子·劝学》提到,鼯者,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泅不能渡渎,能走不能绝人,能藏不能覆身是也。最终,鼯鼠虽五技而亡。具体到“全科教师”的培养,如上所述,真正能让教师实现“一专多能”吗?何况,在这11门学科中,更包含在义务教育阶段很欠“操练”的音、体、美等学科。从某种程度上,要在这些科目上实现“能”的突破,很需要些“天赋”与“禀性”的。

  另一方面,即便学生“天生我材”,在学习知识上能兼收并蓄,可触类旁通,充其量也只是“会学习”的一种表现,而教育教学更强调互动,更注重实践,当大学生的满腹经纶,对接到农村教育教学实际,还能那么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吗?在这方面,全科教师自身的学识积累、性格禀赋、敬业精神等固然很重要,可同时,农村教育教学的一些“客观实际”,也不容忽视。比如,是教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是复式班式的“能者多劳”还是包年级(班)式的“定点承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想想看,一个年级11个学科,六个年级就是66个“知识单元”,再加上其他“闲杂”工作,任你三头六臂,恐怕也难胜任。

  尤应指出的,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探究,是新世纪对人才成长的基本要求。再反观此“袖珍班”,如此单一的学习环境,如此单一的学习氛围,纵使学生在学业方面能一枝独秀,可相对于其集体意识的培养,团队精神的构建,乃至今后的融入社会,健康成长,都有不可回避的缺憾。从这个角度上,全科教师的培养,从一开始就忽略了“源头危机”。

其实,全科教师是为了解决“袖珍班”的现实问题而派生出的一个解决办法。不论“袖珍班”也好,“大额班”也罢,相比于国际上20~45人的标准班额,都属“过”犹不及,都理应被否定。可在现实国情下,地区发展的不协调,教育均衡的严重滞后,让班级容量呈现严重两极分化。解决之道,恐怕还应从源头上入手,从教育均衡这一根本问题上着力。

(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