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要减负,还该不该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家长签字的传统是否要摒弃了?昨日,武昌区教育局举行“有效作业 关爱成长”对话活动,家长代表、教师和教育专家就这些热点话题进行了讨论。
家庭作业是否该摒弃
武汉市教育局提出“作业减负”后,一些小学决定将家庭作业从孩子们的肩上卸下,练习在课内完成,课后回家不再留作业。
武汉市教科所所长靳岳滨对此并不赞同。她说:“作业减负不是说不给孩子们留作业,摒弃家庭作业走了另一个极端。”靳所长说,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学生从小学 起每天做25-30分钟的数学家庭作业,到了初高中时就相当于延长了3-5个学年以上的学习时间。这充分说明了家庭作业的必要性,家庭作业起着巩固课堂知 识的作用。
对话中,机械重复的作业,如抄写、默写、听写成了家长们“口诛”的对象。靳所长认为也不可“一棒子打死”,而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作业中抄写5遍是必要的,而抄写100遍则是负担。
作业是否关家长的事
一教师为了培养学生主动进行验算的习惯,出了几道题让孩子们带回家考家长,然后由学生们来判正误,学生自然就要用到验算。这一做法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却加重了家长们的负担。试想,家长们上了一天的班,回到家要忙家务,要做饭,哪有时间“做作业”?
孩子的作业是否应将家长纳入进来?现场的意见呈现两面倒,支持方认为教育中家长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反对方认为如此加重家长负担没道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博导郭元祥则表示,书面作业应该少找家长的麻烦,而那些行动作业,如户外活动、动手实践等则可将家长纳入进来,行动作业可促进亲子沟通、改善亲子关系。
家长签字该不该废
每天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字,在一些家长看来再麻烦不过,他们不光要签字,还承担起检查作业的义务,如果哪天错误没查出来,孩子没得到“甲+”,是要被责怪的。次数多了,也会给教师留下不负责的印象。
一家长代表坦称,家长签字越负责,就越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他建议废除家长签字,解放家长,让孩子自己担责。中华路小学一教师表示,渴望看到孩子们“原生态”的作业,这样才能让他的课堂更有针对性。
也有不少家长愿意签字。他们表示,家长签字可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现状、督促孩子自觉学习。此外家长签字也是一种沟通,与孩子沟通学习,与教师沟通孩子情况,用处太多了。
看来,家长签字存废之争还将继续。
校长呼唤道德作业
武汉小学校长李强说,在升学的压力下,学校和家长都陷入了这样的误区:重学科作业,轻德育作业。学生普遍存在自私、偏执、狭隘的心理已经成了不争的事 实,“加强德育作业太有必要了。”在学校里,李校长每天都要完成“弯腰作业”,随时捡地上的废纸,学生们看到了也来效仿。他称,实施德育作业方式不拘一 格,关键是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和参与。
中山路小学校长吴军对此表示赞同。他称现在的孩子迷恋电视,堵不如疏,不妨将看电视当作一种拓展阅读的作业;另外穿衣、叠被也是作业,总之作业应贴近现实、关注孩子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