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做完作业后要仔细检查 点击次数:6.31万

我儿子上了学以后的表现还是比 较乖巧,下了学就会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里,我基本不在家,所以往往是由孩子奶奶或爷爷来照管,然后妻子回了家以后再检查一次。所 有这一切都完成了,我才回到家,一开始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就是作业是自己的事情,有什么问题应该是老师指出,孩子一般自然会及时改正。所以, 老师布置让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这个事情我都不做,因为这可能会让孩子的作业很好看,但会让孩子形成极大的依赖性。再试想,奶奶问一次,妈妈问一次,我回了 家再忍不住多嘴问一次,哎呀,这孩子肯定会被烦死了。有几次回家略早,发现我们家也是很成问题啊。原因很简单,他们提问的用语有重大的缺陷。

总爱这样讲:今天的作业都做完了吗?

这 是非常致命的愚蠢的问法。这个提问里有几个关键词,今天、作业、做、完。这个提问是“把做完作业当做学习的结果和目标”,结果是让孩子的第一反应是“做完 了吗”,如果做完了,那么就可以很轻松地告诉家长,做完了。如果“没有做完”,那么就想托词、借口,或者干脆乖乖地继续去做作业。显而易见,把做完作业当 做学习的结果和目标是不合适的。因为学习是一套流程,完成作业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还有其他非常重要的有意义的环节。比如回忆、复习、预习,还有一个非常 重要的检查环节。

有熟悉我工作的朋友可能会问道,你不是不建议对小学四年级以下的学生进行这样的学习训练吗?事实上,我把观念和习惯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果做不好,还不如等认识相对成熟的时候再做规范,如果家长有时间有能力应该从小从基础开始塑造孩子的学习品质。

我们要这样问孩子,你今天的学习任务都做好了吗?

这句话包含这样的用意。一,作业是功课的一部分,作业不能代表功课;二,目标是做好,做完不等于做好。

在我们成人世界,大家都明白做完就基本等于做好,当然这个概念也是局限于良好职业素质的人群里。所以这样的提问不给孩子任何借口的机会,就好比我们要求孩 子饭前洗手,问过“洗手了吗?”总还要再问“洗干净了吗”,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洗手,而是为了使手干净,洗手只是一个过程和手段。“做作业”也如此,我们 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习的要求,而不是为了完成几道题目。

栽什么种子结什么果子,问什么话就会得什么答复。

所以,我对儿子学习的要求是全面的,不只是盯着“作业”这一项。当然,我还用了很多时间告诉孩子如何检查,如何复习、预习等。因为必须告知明确,孩子做事才会按部就班。严谨的求学作风是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的第一步,也是获得智慧的重要起点。

不过目前的工作重点就是要让孩子首先培养检查的习惯。这也是许多家长感到大为烦恼的问题,我想如果家长的认识到位了,语言合适了,孩子做作业绝不会成为你心中的痛。

以下是我在网上发现一位很有责任心的老师关于作业完成的论文,应该可以给大家很好的借鉴。

教给检验方法 培养检验习惯

【内容摘要】: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学生作业不检查而导致作业错误率大幅提升的现象很普遍,特别是小学的初始阶段。良好的检验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成绩,而且从长远看会对孩子们的一生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检验方法   检验习惯    小学数学

一、问题的出现

课堂上,我的学生表现积极,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非常高,然而,孩子们在作业时错误却高的惊人,总是这儿错一点,那儿错一点,使得我批改作业时非常担心,他们是不是听不懂呢,像这样下去,考出来会是什么情况呢?带着这些问题,我找了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二、原因分析

从问卷中我发现学生错误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检验习惯。很多学生在检查题目时就是机械地看几遍,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表面上好象在看 题,但实质上学生似乎并没有动脑,更没有看到他们动笔去认真验算,好像检查只是一种应付家长和教师的敷衍手段,并没有达到我们理想中查错纠误的目的。检查 成了一种形式,多么可悲。

三、采取对策

根据上述原因,我尝试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提高检验意识,培养良好的检验习惯。

1、 明确检验目的,激发检验兴趣。

从问卷调查中 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不明确检验的目的是什么?有何重要性?把检验看成学习的一种负担。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 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感到学得有用、学得有趣,才能把主动参与的火把点燃;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以饱满的情绪、集中 的注意力、活跃的思维状态参与到检验的过程中,他们便不会觉得检验是一种负担了。因此,我应先帮助学生明确检验的目的是什么,生活中离不开检验,强化检验 意识,激发学生检验兴趣。例如,老师经常要填写资料,每一次填写完身份证号码,我都要反复检查几遍,如果填写错了将造成很大的麻烦。什么时候还用到检验? 大家以4人为一组互相说说。”生:“期末考试时,我们要认真检查校名、姓名都写了没有,不然密封改卷就找不到自己的试卷了。”生:“每天上学之前要认真检 查一下书本都带齐了没有,不要忘带了,要是忘带了语文书或其他书,会影响到听课。”生:“如果全家去旅游,出发前就要检查清楚该准备的东西都带齐了没 有。……师:“是啊!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检验,检验能帮助我们避免产生严重错误,因此,从现在开始大家就要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师:“那么,在计算完一道 题后,要想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可以怎么办?”生几乎异口同声:“要验算。”……我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变枯燥的检验为活生生地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到“ 检验”就在我们身边,明确了检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