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家长不可一味责怪孩子,首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很多时候是家长的不当言行‘造就’了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昨日,在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的本报家长学堂上,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武昌区实验小学教师王娅琼,为到堂的160余名家长和小学生,就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问题进行了交流。
好习惯令孩子终身受益
在讲座开始,王娅琼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有记者问其中一位资深科学家:“你在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科学家摆摆手,“我在幼儿园学到了毕生最宝贵的东西。”科学家解释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培根在谈到习惯时,也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由此看来,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王老师说,在孩子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要学多少知识、成绩要有多好,这一阶段,正是孩子们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重点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一旦发现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倾向,应立即予以纠正。在小学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好习惯能令孩子终身受益。
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哪些?”王老师根据自己从教18年的经历,将孩子们不良的学习习惯一一总结了出来,不少家长不住地点头,脸上都写满了无奈。
王老师说,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主要有: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效率低下;4.不善于利用工具书,马虎应付学习;5.爱面子,不懂也不问;6.做作业拖拉;7.快下课时听不进讲,早早收拾好书包,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8.学习之余不善反思;9.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10.只关心分数,而不对作业、考卷进行分析检查;11.学习时小动作多;12.边做作业,边看(听)电视(收音机);13.书本胡乱丢,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14.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15.听不进对学习的批评;16.偏科;17.学习易受情绪影响;18.学习耐挫性差等。
矫正不良学习习惯需要技巧
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家长没少管,但似乎效果并不好,不少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王娅琼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以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基础的,每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都会向学习习惯迁移,在这一点上家长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王娅琼说,一般而言,家长的生活习惯好,自然会“传授”给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是家长们有意识地自我约束才能达到的。对于几类颇令家长头疼的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王娅琼认为家长应学会运用技巧。
1.做作业拖拉
小宁上三年级,很贪玩。每天做作业总要到晚上10时以后,其实他的作业并不多,他的同学一般都能够在晚7时完成。家长发现,小宁在做作业时,拖拉习惯了,喜欢边玩边做,做两分钟,玩五分钟,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上厕所。
王老师说,孩子做作业拖拉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家长们造成的。“一些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端茶、倒水,总是在打断孩子;还有的家长喜欢坐在旁边指手划脚,孩子写错一个地方就大呼小叫,造成孩子心理恐惧,每写一个字都小心谨慎;还有的家长在孩子做完作业后,就布置大量的课外练习,一些孩子为了避免多做作业,有意拖拉,久而久之,拖拉的坏习惯就养成了。”
对策:孩子拖拉,家长要反省自己,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养成了做作业拖拉的习惯,然后对症下药。孩子做作业前,家长应指导孩子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到位,如喝水,上厕所,要用的文具、书本都准备齐了;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不要在一旁盯着,不要轻易打断孩子。对于一些已经有拖拉习惯的孩子,可请教老师完成作业的大致时间,限时让孩子完成作业,完成的情况,家长可在联络本上向老师汇报。
2.不检查作业
婷婷平时的作业整洁、正确率高,总能得到小红花,但一到考试就落后了。老师通过与其家长交流得知,婷婷平时做完作业,没有自行检查的习惯,从一进小学校园开始,家长就包办了本该由孩子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