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家长因何患上了“恐网症” 点击次数:1.69万

甘肃电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电信上网用户仅有3万余户,目前已近50万户,而根据甘肃省通信管理局的统计,截至4月底,甘肃全省上网用户总量超过68.27万户。这组数据无疑显示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互联网在带来便捷信息的同时,同样给众多家庭带来了不安和焦虑。随着暑假的来临,围绕孩子上网的话题又骤然升温,由此而引发的诸多现象和问题值得关注和探讨。

互联网逐渐普及化,让更多的家庭感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它渗透在人们的普通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理念。但是,互联网家庭化也涉及到了孩子的教育。

利弊互存  家长面临新课题

张斌家的电脑是在买了两年以后才接通网络的,他起初最担心的是怕影响上小学的儿子学习。2005年夏天,张斌开始炒股,他呆在家里电脑便派上了用场,同时,过去儿子的语文课作业需要查资料,他经常带儿子跑书城、去图书馆,往往就是大半天时间,家里电脑上网后,就方便多了。儿子喜欢收集植物标本,也是通过电脑搜索,查找到了许多植物的名称和种类,“孩子在网上得到了一种无法想像的乐趣。”但张斌同时说,孩子毕竟是孩子,他感觉获取知识的途径是方便了,尝到了一种甜头,但同样被一种新的乐趣所诱惑:各种版本的游戏,儿子会不厌其烦地安装下载。张斌起初很担心,但他通过和同事交流,给儿子安排了一定的时间,限时让他玩玩游戏,“这一年多,还没有发现孩子沉迷在游戏中的那种可怕现象。”但张斌坦言,自己不敢保证孩子不会受电脑的影响。

有一次,张斌上网和一位老同学聊天,卧室的门大开着,孩子光着脚丫子悄然在他身后看了好一阵,话题里有几句比较敏感的话,孩子突然问他,“叔叔不好吗?”他慌张之间,关掉了窗口,有些尴尬地说,“没什么,这是大人的事……”从那次聊天以后,张斌、妻子和儿子之间在上网的内容上显得有些微妙,除了炒股、查找资料外,只要是聊天,他和妻子就会把门锁上,后来,他们俩觉得这样不妥,周末孩子在的时候,基本不聊天。

张斌认为,家里上网后,可以帮助孩子甚至可以共同参与学习,但与成人相关的内容他们相对谨慎,这是互联网给大人和孩子带来的新变化,也是教育孩子面临的新课题。

空间转移  监管面临新冲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家长有一个共同的无奈和担忧:孩子上网简直“无师自通”。阳阳(化名)今年9岁,上小学三年级,父亲老刘说,孩子要在百度网站搜索资料,用拼音打字搜索,半天拼不全一个字,但是安装游戏软件让他很吃惊。

起初,阳阳安装游戏是从邻居小朋友那里学的,许多游戏都安装在了C盘里,后来他居然能把每个游戏软件很有秩序地下载到其他本地磁盘自己新建的文件夹里。老刘很迷惑地问儿子:“这招是怎么知道的?”“游戏下载到C盘会把系统‘胀死’,放到这儿就不受影响了。”后来老刘才知道,邻居小朋友的妈妈对电脑很精通,儿子就这样间接学会了。

老刘害怕,自己现有的电脑知识可能防不住儿子的快速“进步”,有朝一日,儿子上网干了什么他都无从察觉。不过老刘的担心毕竟还没有发生什么,但黄明(化名)对上初中的儿子担心程度远比老刘强烈数倍,因为暑假马上到来,这是他非常难熬的一段日子。

黄明并不反对儿子玩游戏,平时由于严格限制时间,玩的相对较少,对儿子的开导也很管用。但去年过了一个暑假,黄明发现儿子不仅玩游戏,而且上网聊天。两口子都在上班,儿子几乎管不上,特意将住在西固的老父亲叫过来看管,同时给电脑设置了密码。但让黄明深感奇怪的是,儿子竟然破解了密码,照玩不误。从那以后,他和儿子好好交谈过几次,虽然改变了不少,但还是管不住儿子。儿子其实学习很好,尤其是英语和数学,每次考试在班上名列前茅,这让黄明更加焦虑,他想把电脑拆了,又担心儿子去网吧,最后没有办法,干脆让儿子在临夏姥姥家呆了10多天,总算把暑假熬过去了。

许多家长告诉记者,其实平时上学期间,作业多,回家几乎没有时间,就是周末上上网,玩玩游戏,但到了假期情况就不一样了。有的家长把电脑从客厅移到卧室,锁上房门;也有的家长专门在孩子假期休假,陪孩子旅游,或带着孩子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活动,分散孩子的上网时间。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有些家长甚至直言:自己得了假期“恐网症”,每到孩子假期来临,心里总是忐忑不安。

城关区某中学初三班的班主任赵老师跟班三届,连续9年,互联网对孩子的影响她感受深切。她的忧虑是,互联网家庭普及化,其实客观上替代了过去学生进网吧,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接触电脑。家长监管和疏导面临新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