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学龄儿童“睡不饱、吃不香”
人体必需的睡眠与饮食,如今居然成了影响孩子健康的两大隐患。一项在全国10个城市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12岁以下儿童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的占10.4%;而这一比例在13至15岁的儿童中上升到了33.3%。
学龄儿童的饮食状况同样令人堪忧。调查发现,接近8%的儿童午餐没有规律,或用零食代替,或在快餐店或用盒饭解决。特别是初中阶段,午餐无规律者的比例逐步上升,在一些大城市甚至接近三成。
小学生减“负”纸上谈兵 违规布置作业普遍
小强(化名)是西安一所知名高校附小的一年级新生,今年9月上学以来,父母和孩子都感觉很累。父母是上班一族,所以把孩子放在了私人办的托管班里,下午下班后去接孩子,接回家已经晚上7点左右,然后立即开始做作业,一般作业都要做两个多小时,孩子上床睡觉至少得10点多。
近半数儿童遭遇“精神暴力”
家庭中的“精神暴力”也成为儿童生活中的重大伤害源。将父母吵架、打架列为“自己最害怕的事件”的孩子的比例高达35.7%;45%的孩子曾目睹父母吵架或打架的暴力场面。而家庭中发生的暴力场面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远远超出人们的估计。调查显示,面对这类场景,孩子往往产生极度恐慌,甚至强烈的反抗意愿,有的儿童甚至想到极端的自毁手段来制止此类暴力。
一半小学生“最恨”母亲 情感暴力对孩子伤害大
儿童遭遇的家庭暴力主要分为躯体暴力、情感暴力和性暴力。事实上,这些暴力伤害儿童的事件每天都以不同的方式悄然上演。
近半数父母对网络“束手无策”
统计数据显示,76%的青少年网民沉迷于聊天;曾光顾色情网站的占46%;有35%的青少年热衷玩游戏。
尽管绝大多数父母都意识到网络潜在的危害性,并认为有必要对孩子上网进行干涉,但调查中仍有47%的父母对孩子使用电脑不加限制,或无法有效限制。有 18.7%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把电脑“用于学习则不加限制”,而这部分家长显然没考虑到长时间使用电脑可能对儿童造成的身体伤害,如视力下降、肌肉劳损等。
网络为何能左右青少年的成长?
我国现已有9400万网民,其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就占到16.4%。我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高达250万人。在互联网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帮手的同时,上网成瘾又使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剧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