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晚7点左右,滨江区西兴实验小学504班的王灿梁和大江小学一分校501班的方吉在村旁的小河里游泳,双双溺水身亡。
7月5日上午11点,桐庐县横村镇中心学校小学部的章林霞和章林峰两姐弟在家门口的小溪旁玩耍,落水身亡。
当两份通报放在市教育局人事处施锦钊副处长的案头,他说看得心都揪了起来。暑假还没正式开始,假期安全问题却早早登场。
据杭州市教育局人事处统计,去年杭州市共有126名中小学生意外死亡,其中,交通死亡32人,溺水59人。59名溺水死亡的人中有49人是在暑假里出的事。
“每年暑假,我们几乎就有一个班的学生不见了。”施锦钊痛心地说。溺水,成了暑假里学生的头号杀手。
杭州市的学生溺水事件均发生在农村,一是因为农村一些家庭的卫浴设施较落后,孩子们夏天贪图方便,就直接到河里去洗澡。二是夏天天气热,孩子们图凉快和好玩,有的也的确喜欢游泳,但农村基本没有游泳池,他们就直接去河里。这些情况下,溺水事件极易发生。而孩子们的自救和救人的能力都很差,又没有大人照看,悲剧往往就发生了。
除溺水外,交通事故是第二大学生杀手。假期和上下学途中是学生出事的主要时段,虽然暑假的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不比平时突出,但并不是说可以轻视这个问题。
每年暑假是学生最盼望的日子,结束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原本应该快快乐乐,但正因为学生离开了学校,老师无法直接监管,很多事情始料不及。曾有学生被父母反锁家中,为和同学出去玩,从二楼跳下导致残废;也有学生独自在家,缺乏安全意识,放偷盗者入室;外出游玩,被高压电致残的案例举不胜举;因饮食、卫生问题导致生病的孩子在假期也显得尤为突出。
死亡没人愿意看到,致残、致伤的事情也同样没人愿意看到。假期来临,学生的安全问题迫在眉睫。学生离开学校,家长就是假期里学生安全的主要监管人,暑期安全教育主要靠家长。家长除了对孩子的暑假生活和作息时间做好安排以外,同样应该做好健康安全防范教育,时时刻刻做到教育、帮助和提醒。
杭城学生的意外伤害主要包括溺水、交通事故、中毒及遭人绑架、拐卖等。暑假里孩子接触校外社会环境的机会增多,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加。
教会孩子基本交通规则
飞来横祸谁也无法预计,但至少我们可以不让孩子因自己的违规和疏忽而引起交通事故,伤害到自己。家长平时就应积极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诸如,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不要在马路上打斗追闹等等。不仅在杭州,全国范围内交通事故都是造成孩子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假期里家长更应多提示孩子。
教会孩子珍惜生命
许多家长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不忍心让他们知道死亡的可怕。施处长说这是不对的,父母应让孩子知道死亡的概念,并教育他们懂得珍惜生命。低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对家中的一些金属用具如剪刀、小刀、锯子、缝衣针等发生兴趣,家长应教会孩子某些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告知他们危害在哪里,哪些工具是不允许小孩使用的;某些动画片中人打不死摔不死的场景也容易给孩子造成错觉,淡化对死亡的恐怖感,家长要适时地告诉孩子这是虚构的,不可以模仿。
而年纪大一些的学生有时候会因为心理问题而轻生,就曾有学生因为怕爸爸负担不起学费而自杀。家长要教育孩子珍视生命,一旦有困难或情绪不好,可以拨打心理热线,也可以找家长、老师和同学聊聊,打开心结。目前杭州几乎每所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学生也可以给学校的心理老师打电话。
严防不速之客
每到暑假,很多双职工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这时一定要教会孩子防范不速之客。每年全国发生的绑架案中,70%都是撕票的。
要教会孩子父母离开家后就锁好防盗门,将能够进人的窗子也关好,防止坏人破门而入或从窗子潜入室内;有人来访,可以隔着门窗与他对话,千万不能开门;对自称是修煤气管道、修水表、修电表、修电话的来人,要先给爸爸妈妈或小区物业管理人员打个电话,问清情况后才决定是否开门;如果发现窃贼已经进屋,千万不要惊慌,尽快躲藏起来或伺机逃走,不提倡与坏人搏斗。
记住地址和常用电话号码
年幼孩子走失的事情也常有发生,家长要让孩子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记住父母的姓名和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包括邻居或朋友的),甚至以游戏方式反复记忆,达到准确无误一口气说出的程度。另外,110(匪警)、119(火警)、120(救护)、122(交通肇事)、114(电话号码查询)等急救和常用电话也要记熟。
“嘴”的安全要把牢
暑假期间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暴饮暴食、食用不洁饮食、冷饮零食代替正常饮食等情况也经常发生。
很多家庭都备有一定量的各类药品,孩子由于好奇心强,趁家长不在家想方设法取出来玩弄品尝,吃错药引起严重后果的事情也时有所闻。家长应事先告诉孩子药不能乱吃,吃错药物会中毒,然后教会他们认识一些常用药品,让他们了解药品的名称、用途以及误吃的危险性,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那些毒性很大的药物,要特别保管。
没有大人带领不要去河边
在没有大人带领的情况下千万不能去河边,家长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接受这个想法。杭州市教育局不久前发文,要求所有学校在事故多发的水库、河塘边设立警示牌,但假期里主要靠家长时时刻刻教育和提醒孩子,哪怕每天提醒一遍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