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家长关心不够易使儿童形成偷窃习惯 点击次数:5.73万

读小学4年级的小朋友常常控制不住自己偷同学东西,老师屡次打电话投诉,家长多次打骂,但儿子不久就故态复萌,焦急的妈妈只好找心理咨询师求助。记者了解到,根据广州一家心理咨询机构2001年~2007年的个案统计数字表明,3岁~13岁儿童中,有近20%的人都出现过偷窃行为。专家提醒,儿童之所以偷窃,有时候是因为家长给的爱和关注不够,导致孩子想通过偷窃行为来引起父母注意。

妈妈:儿子爱偷让我焦虑不已

昨日上午,广州红十字会在陈家祠广场上开展“快乐成长庆六一”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近200名小朋友参加,活动特设的心理素质咨询摊位吸引了不少家长。38岁的何妈妈神色焦虑地向专家诉苦,说近来频频接到老师电话,投诉儿子东东常偷同学东西,“前天,我又接到老师电话,说东东看到同学买了一副崭新的眼镜,趁同学不注意,把眼镜悄悄塞到怀里,后来被其他同学发现后,老师找到他,他却说自己也控制不住,看到想要的东西就手痒。”何妈妈说,东东从一年级开始至今,也曾出现过几次偷同学橡皮胶之类的情况,但不像近来那么频繁,为此她和东东爸爸伤透了脑筋,打过、骂过,东东每次都忏悔说不敢了,但没过多久就故态复萌。

专家:两成儿童有过偷窃行为

“从我们2001年~2007年的个案统计情况看,3岁~13岁儿童中,有近20%的儿童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类似行为。”现场接受咨询的“高素质儿童训练营”专业心理咨询师麦玉莲介绍说,每年广州有不少家长带小孩来咨询,其中因无法自控常偷别人东西的并不少见。“东东从小在奶奶的溺爱中长大,看到别人的东西好就想占为己有。另外,他爸爸动不动就打他、骂他。其实他自己也能意识到错误,如在自我认知力方面进行相关心理训练,相信这种偷窃行为能得到有效控制。”麦玉莲说,小孩成长过程中,需求过分得到满足或得不到满足,都可能导致类似偷窃行为。此外,一些孩子想通过偷窃行为来引起家长注意,往往是因为家长给的爱和关注不够。因此,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教育方法,是杜绝孩子出现类似行为的良方。她建议,若小孩出现类似行为,家长应及早带小孩进行心理咨询,以免影响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