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热点透视:“朝九晚五”为何引不来家长齐喝彩 点击次数:1.62万

北京市政协委员近日呼吁推迟北京市小学生冬天上学时间,一些家长却表示反对

冬天,早晨6点20分,沉睡的城市还没有喧嚣起来,北京地铁13号线回龙观站,一个个背着书包的中小学生已陆续登上站台,有的还拖着折叠自行车,在寒风中等待着开往城区的地铁。在短短20分钟内,有近20名学生搭乘地铁离去。

“每天打车加坐车得一个小时,要不是今天学校考试,我们6点10分就到地铁站了。”一对带着上中学的女儿正在等车的夫妇说,“现在孩子天天睡不好觉,太可怜了!” 

中小学作息时间,是一个事关千家万户的话题。上下学时间到底如何安排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一直为公众所关注和争论。北京政协委员王晋堂最近也正在为这事儿忙活着,准备政协提案。近日,记者采访了部分学生、家长、老师以及教育研究人员,他们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旧话重提,让孩子睡好觉不是小事 

“看着孩子每天早上该起床时叫不醒,出门上学时还是迷迷糊糊的,心里真难受!”“孩子现在每天起早贪黑的,即使将来考上清华、北大,但如果成了‘病夫 ’也是不划算的。”去年年底,王晋堂在准备政协提案时,从市民提供的提案线索里发现:群众最关心的基础教育问题,也是高居相关提案线索“榜首”的问题,就是呼吁推迟小学生上学时间,其中有13位家长通过留言表达了这样的愿望。 

做过十几年校长的王晋堂对这个现象太熟悉了,这也是他一直在思考和想为学生“说一说”的事情。于是,不久前他和北京晚报联合做了“朝九晚五”作息时间的调查,根据当天上午初步的调查,近六成的学生和家长都倾向于“冬天晚半小时上学的”方案。 

无独有偶,日前,北京电视台《直播首都》节目谈论了关于小学生上下学时间的话题。到节目开始时的手机投票统计显示,对推迟小学生上学时间表示“赞成” 的有1036票,“反对”的有123票。当天的节目嘉宾王晋堂在回答主持人的提问时,当即对这一现象评论说:“这说明让孩子们睡好觉不是一件小事,数字反映了社会公众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关注程度。” 

是否推迟,各方观点莫衷一是 

对是否应该推迟学生上学时间的问题,明显存在赞成和反对两种观点。前者认为,现在的学生上学太早,导致睡眠时间不足,不利于身体健康。 

“7点20分上早自习,12点5分下课吃午饭。下午1点半上课,到4点应该放学了,但学校往往在4点后安排测试、练习等,学生基本上5点后才能回家。回家后,学习负担也很重,比较勤奋的学生一般都学到晚上10点钟。”人大附中的周老师在道出了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后,非常怜惜地说:“现在的学生真是太辛苦了!”。 

对于推迟上学时间,在记者随机采访的10名中小学生中,有7名表示赞同。北京123中学初三学生王婉中非常期待能早点实行“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 

采访中,不少家长也对推迟上学时间表示支持。朱女士的孩子在石油附中上高一,她表示:“我赞成‘朝九晚五’。孩子正在长个子,每天6点多就起床,中午又没有午休时间,每晚有很多作业,几乎快11点才睡。做家长的也要跟着早起,结果我成了单位每天上班最早的人,也是上班时最疲惫的人。” 

垂杨柳中心小学校长刘飞非常赞成调整上学时间,他说:“如果能够实现这项建议将对孩子的身心素质非常有好处。学生休息得好,上课便会有精神,一整天的学习状态就有了保证。现在虽然学校规定早上7点50分到校,但有的孩子不到7点就到校了,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孩子的疲劳。” 

不过,也有不少家长反对推迟上学时间。家长方波的孩子正上小学五年级,她说:“我不赞同‘朝九晚五’。因为通常情况下,7点之前家长都会去上班的,如果9点上学,家长没有办法送孩子去上学,这段时间把孩子放家里或交给老人,孩子会浪费掉这段宝贵时间,家长也不放心孩子的安全。” 

孙先生的孩子在中关村二小上五年级,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一天,恰好在思考“朝九晚五”这个话题,他表示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交通,如果放学时间由3点多改成5点,就没办法避开交通高峰期;二是晨读,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早睡早起,早上记忆力好,应该让学生利用早上的时间学习。如果孩子起得晚,早上这段时间就浪费掉了,没有几个家长能做到让孩子在家晨读。 

专家建言,“减负”还靠考试制度改革 

记者了解到,在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中,特别提出要建立并坚持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依法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权利,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中学生不少于9小时,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但实际上,由于中小学生学习依然负担沉重,很少有孩子能达到这个标准。 

“执行‘朝九晚五’作息时间,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负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乔锦忠认为,“减负”的含义不是单纯地减少学生必要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增强学习内容的多样性来调节和缓解单一活动所带来的精神疲劳;通过更加注重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培养来提高学习效率。当前考试制度的弊端在于只考核了容易被客观考核的智育目标,而对德育、体育和美育等其他不容易被客观考核的教育目标没有进行有效考核,也容易被学校忽视。他表示,只有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才能真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中央教科所课程教学研究部研究人员王晓霞认为,应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课业负担来设定上学时间。从孩子的记忆力和学习效率来讲,8点上学比较合适。这样家远的孩子路上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家近的有兴趣晨读的孩子也可以利用时间在家晨读,使孩子有个性化的选择空间。另外,小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轻,可以考虑 9点上学,这样小学和中学分流上学,错开时间,就可以避开交通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