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宠爱孩子,要心里有数(二) 点击次数:1.98万

给他压力还是让他快乐

在我们内心,我们是究竟如何看待幼儿园毕业典礼的发言这件事呢。我们是不是联想到大学毕业时的优秀毕业生发言,是荣誉,是锻炼机会呢?

在幼儿园,有一个孩子获得一张奖状,上面写着“看到你每天都这样快乐,真是太好了。”这是老师奖励给快乐孩子的一个礼物(当然,其他孩子也收到了这样的奖状)。这说明,老师已经努力营造着一个不同于成人社会的环境,而我们因为不同于老师的想法,所以可能认识有所偏差。

诚实的困惑:我们可以骗他吗

孩子四岁,爸爸有一天带孩子到天河体育中心玩,随口说,看到天上的气球没有?孩子说没看见,因为气球飘远了。爸爸说,没关系,等爸爸给你买个望远镜。后爸爸带孩子到商场买东西,看到望远镜,孩子说,爸爸,我要望远镜。那是个专业望远镜,价格在千元以上。爸爸想,答应的时候,但并没有说要买什么样的,这是失误。爸爸想不出如何不说谎能让孩子放弃这个望远镜,就买下来了。回到家,妈妈听说望远镜这么贵,很生气。

问:我们不骗他,但将来他容易受骗怎么办?

一、不买。告诉孩子,这个望远镜太贵了,爸爸可能负担不起,爸爸会选择玩具望远镜给他。让他了解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还是必要的。

二、不买。告诉他这是警察叔叔的望远镜。然后带他去楼下玩具柜台买小朋友的望远镜

三、买。既然答应了就买,望远镜也是我们童年的梦想,专业望远镜能用上几十年。但告诉孩子,要充分发挥望远镜的作用,而不是单单看气球。

欺骗会让他脆弱?

参加讨论的一对父母说,前几天去看话剧,两个人都相当喜欢这出话剧,而且也欣赏这出剧的舞台布置,很想带个相机去,但是晚上女儿做功课,为了不让孩子知道自己是看话剧,两个人就像平常散步一样溜出家门,不敢拿相机出来,为了避免说谎。因为拿相机就会给女儿看到,女儿会问,你们干什么去。这是一个避免说谎的办法。

对于那位妈妈的困惑,大家认可的答案是,我们不会为了他将来不受骗而骗孩子,孩子也不是由于我们欺骗他而变得不易受骗的。对孩子诚实不会让他变得脆弱,而是让他人格完美,而人格完美的孩子自然会拥有完美的人生,哪怕面对欺骗。

天才的诱惑:我们的孩子是天才吗

孩子五岁从兰州老家转到广州,孩子从小在外婆身边长大,外婆是英语老师,言传身教,孩子的英语口语已经相当了得。转到广州的幼儿园后,幼儿园的很多孩子参加了各种培训班,比如钢琴或者绘画,还有一年就上小学了,既然孩子的英语这么好,索性就加强英语方面的培养,爸爸认为,从外婆的“教育成果”看,孩子很有语言天分,孩子妈妈也是英语教师,完全可以承担教育孩子的工作,不如把孩子的语言天分发挥到淋漓尽致。

而妈妈认为,即使是自己,作为毕业于名牌院校的外语系的硕士,在大学做外语老师,也未必就很有语言天分。她不认为一定要让孩子的外语超出同龄人太多,她不会放弃对他的“生活化教学”,但不会过于刻意。她甚至也不赞成孩子上太多学习班。孩子自己说学习架子鼓,她就让她学了,不过显然没什么“天分”,现在已经把架子鼓放一边了。

问:既然发现了孩子的长处,难道不该沿着这条路发展下去吗?

一、该。孩子即使不能以是不是天才来区分,但至少有他(她)擅长的区域是我们做家长的应该了解的,孩子外语基础好,应该强化练习。

二、不该。认可妈妈的做法。孩子在任何方面有兴趣都应该支持。即使知道他(她)未必成为一个出色的架子鼓手,但这应该尊重他(她)的选择。关键是体会学习的乐趣,而不只是替孩子设定一个未来。

三、不一定。天分和环境有关系。孩子学习外语的环境比其他人好,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关键的客观因素,完全值得利用。放弃“天分”的想法,但也应该对后天的条件积极把握。

孩子是自己的强吗

我们是该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天才还是普通人,教育专家会给我们不同的答案,这也开始让我们无所适从。有些教育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问题在于我们懂不懂得开发孩子的潜力。有些教育理论认为,孩子的童年应该自由自在,玩就是他(她)最大的天性。

孩子是不是天才,关键在于父母如何为天才定义。孩子该不该是天才,也在于父母如何认定天才的未来。

如果我们认为天才是早慧,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是希望父母重视孩子的潜能,积极地去了解他(她)。但并不是希望父母为孩子设定出一个未来。

两岁的时候孩子随着音乐起舞就以为孩子会是音乐家,决定在幼儿园报一个钢琴学习班,三岁的时候发现孩子自己买雪糕知道阿姨应该找多少钱就以为孩子会是数学家,就让他(她)去背圆周率小数点后面200位。这样造就不出天才,反而会造就出“小时了得,大未必佳”的悲剧。最需要抛弃的观念是,我们的孩子要比别人的强。

来源:我们究竟是爱孩子,还是在内心酬赏自己?

我们究竟是爱孩子,还是在补偿愧疚之情?

我们究竟是爱孩子,还是替孩子思考?

我们究竟是爱孩子,还是爱我们自己的梦想?

对孩子的爱,如何给,给多少,都是应该细致讨论的问题。

偏执之爱:该给他最好的吗

小BB的妈妈,有点偏执,她抱怨自己的婆婆,居然给小孩子用一张旧的毛巾洗澡,她说,自己和孩子的爸爸从孩子一出生就打定出意,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当时,她一看到毛巾是旧的,眼泪就哗啦啦地流出来了,就觉得孩子受委屈了。为此,她和婆婆吵了一架,婆婆说,谁没养过孩子,毛巾旧点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