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用转移注意力法教育孩子 点击次数:5660

老袁,是我的大学同学,一位“狡猾”的父亲。一次全班组织去某博物馆参观,老袁携其女儿与大家同行。当时他的女儿小丽只有5岁,活泼可爱,是我们大家的“宠儿”。

到了博物馆后,大家循序参观各展馆。一开始小丽还能好奇地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但是渐渐地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显露出来,她开始在展厅里高兴地跑来跑去。突然,她脚下一滑,头一下撞在展厅的柱子上,声响很大,小丽倒在了地上!几个同学急忙跑过去扶起小丽,她咧着嘴正要哭出声来,大家也觉得一场“失声痛哭”是在所难免的!这时,老袁异常迅速地拨开众人,拉起小丽就跑。这时不但孩子、就连大家也觉得有些诧异!

只见老袁拉着小丽跑到了大厅的门背后,低声吩咐:“你把人家的柱子给撞坏了。人家正找你呢!快藏好了,别让人家看见你!”孩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吩咐弄懵了,全神贯注地躲在门后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片刻后,老袁对小丽说:“你藏得真好,人家没看见你,已经走了!你出来吧。”这时,小丽的额头上已肿起了个包,可她却用手捂着头偷着乐呢!就这样老袁将一场“急风骤雨”,化解于无形之中!老袁又领着小丽来到那个柱子旁,对她说:“你看还好,柱子没有碰坏!下回你觉得该怎么办啊?” 

“下回……”

“跑的时候,你要注意前面和地面,别再让自己摔倒了,好吗?”

“好!”

事后,老袁告诉我们:“她的头部和柱子的碰撞已经发生了,受力的过程早就完成了,她的神经系统也早就感受到了疼痛。你再哄、再去安慰,她该疼还是疼!还不如赶紧给她打个岔,她注意力一转移,就顾不上疼了!”

心理学指出: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注意能使所选择的对象处于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中心,并加以维持从而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加工。在这里老袁就是利用 “注意”这一心理状态的特点,不但成功地转移了小丽对疼痛的注意,还通过隐蔽自己, “瞒过别人”使小丽获得一种成就感,令其心情由“阴”转“晴”,老袁机智打岔而平息风波的做法,颇有亲子教育高手的风范。

我自己就是按照老袁的方式去做的:在(幼年的)女儿跌倒时,若无进一步的危险或是浸入在污水中,我们都是坚持让她自己站起来,而不去搀扶。父母的平静应对还会给孩子一个明确的信息:跌倒本身并不是一件“大事”。这会有效的降低孩子对此的负面情绪反应;另外这样还对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有极大的益处。

许多幼儿的父母、长辈们,在孩子被绊倒、被磕碰之时,总爱急于去哄孩子,还有“更负责”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