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姓端木的先生向笔者叙述了他的女儿在美国学习遇到的经历:一个在中国被老师称为“没有数学脑子”的孩子,却在美国获得了“在数学方面有特殊才能”的评价:在推荐孩子上大学时,美国老师写了“我以生命担保她行”的推荐语……
由此让人想到,同样的孩子也许会在不同的评价和环境中表现出不同才能和潜力!
一、评价的差别
在一个孩子面临重要的人生选择时,指导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青少年的心,尤为敏感脆弱,与其居高临下地严加管束,不如平等善意地以诚相待,用爱心去教育孩子是件心力交瘁的事,但作为他们的家长或老师,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孩子能有健康的人格成长。
二、请别这样批评我
孩子虽小,心中也有一杆秤,成人的每一句评语,都能让那些敏感的心灵快乐,或者悲伤。
上初三的学生小邵说,在学校,“最冤是连坐”。这种批评方式恐怕大部分孩子都经历过。正上初三的小邵解释了什么叫连坐:比如星期五下午,因为有几个同学自习课讲话,老师一怒之下就把全班同学都留下来,不准按时回家,一直拖到傍晚6点多钟。小邵说:“像我们家离校比较远,到家时天都全黑了,家里把饭菜热了又热,还担心路上出什么事了呢。其实不守纪律的就那三四个人,我们都挺冤的。”
“群起而攻之”式的批评也是孩子们最“恐怖”的。现在已经上高中的小凯,说起他小学时经历过的那场“阶段斗争”,还心有余悸。老师指着他问全班同学: “你们家长是不是都不准你们跟他玩?”大家齐声回答:“是。”老师还不过瘾,又挨个地问班上的同学。小凯说自己当时犯了什么错早忘了,只是那一声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