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中旬,随着梅雨期的结束,本市将进入夏季的炎热季节,温度明显升高,可达到摄氏35℃以上,气候以晴热少雨为主。在这一炎热的夏季,极易发生肠道传染病。记者从上周导医热线获悉,正在家里度暑假的孩子们近期出现的营养不良甚至胃肠道不适等疾病较为常见。专家认为这跟大人白天忙于工作,无法充分地照顾好孩子们的饮食有关。而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新陈代谢旺盛,如果饮食规律被打破,很可能就得不偿失。
专家认为,夏季高温会使人体内新陈代谢加快,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夏季给儿童
制作膳食时,选配的食物种类应尽可能多样化,每日的膳食中要注意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维生素,菜肴以清淡、易消化、少油炸为原则,如鸭肉、蒸鸡蛋、豆制品、瘦肉等,还应有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这才能保证儿童每日的营养均衡。适当吃些带苦味的蔬菜,如苦瓜、芦笋等,有清热防暑功效。
据了解,有的家长因忙于工作,中午没法赶回家做饭,为了方便,有的早上就炒好菜作为孩子的中餐菜,有的甚至就给孩子一点钱,让他们中午去外面吃。这种情况应引起注意。因为天气热,很多食物过4~5个小时就会变质,早上炒好的菜应先放入冰箱,中午要吃时再用微波炉热一下,会更安全一些。而外出就餐的孩子一定要选择卫生状况好的餐馆。另外,瓜果生食一定要先清洗,并用开水烫一下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