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快2岁了,是个漂亮的小女孩,有双灵动的大眼睛,很讨人喜欢。可刚入亲子园我们就发现了娜娜像个假小子,性情急躁,攻击性特别强,还非常任性,跟小朋友一起玩时,喜欢跟小朋友发生争执,但一般都是她主动挑起事端,不是她去抢别人的玩具,就是无缘无故地打别人一巴掌,推别人一下,当妈妈教育她时,她甚至会咬妈妈。
老师点评:宝宝出现打人的现象有两种原因,一是宝宝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二是宝宝有与人交往的愿望,但没有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出现此种现象并不是宝宝的错,家长应先反思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有没有给宝宝创造一个与人交往的机会和氛围,家长是否为宝宝做出榜样。是否引导宝宝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
2岁的乐乐脾气特别大,有时为一点小事,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发脾气,甚至赖在地上不起来,软硬不吃,家长拿他没有办法。妈妈也很苦恼,怎么帮他改一改呢?
老师点评:家长首先应该分析孩子爱发脾气的原因。一般有两方面的原因:一种原因是2~6岁的孩子萌生了自我意识,试着自己去独立地解决一些事情,但由于能力有限,常常容易弄巧成拙,他就会着急,发脾气;另一种原因是有的父母过于娇惯孩子,只要孩子一发脾气,便会满足孩子的任何愿望,天长日久,孩子揣摸透了大人的心理,便会通过发脾气来要挟大人,以满足自己的要求。
避免孩子发脾气比事后处理更重要。对于由第一种原因造成的,家长应让孩子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解决一些问题,并适当给予一些指导;对于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向他说明,为什么不能满足他,或者是用别的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他暂时忘掉自己的要求。
当孩子提不合理的要求,并以大哭大闹作为手段时,家里的大人要统一思想,坚持原则。孩子大哭大闹一阵以后,大人可以用新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所谓“下台阶”,改善孩子的情绪。但大人的做法应该一致而且一贯,不能今天坚持,明天妥协;这个人坚持,那个人妥协。建议家长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对孩子不予理睬,待他(她)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以后,再和他谈这样做有什么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