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让礼仪成为一种习惯 点击次数:4.38万

下午,在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二 (3)班里,记者和班里的小朋友一起跟着侯维先生上了一堂礼仪课。一个个生动的小品、一段段朗朗上口的童谣,孩子们很快就把餐桌礼仪、家中礼仪、学校礼仪和访客礼仪一一记在了心里。之前,受侯维先生的委托,本报将《跟侯维学礼仪》一书赠送给了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学校罗芳老师以此书为蓝本,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将礼仪的方方面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生意人甘做礼仪教育“义工” 

一年之前,在苏州,记者见到了侯维先生,和他耗时两年写成的《跟侯维学礼仪》一书。这个“不务正业”的生意人,为了推广礼仪教育,已无暇顾及他在北美的生意,开始辗转全国各地,做起了礼仪教育的“义工”。他说,千万不能让孩子拥有了“美丽的翅膀”却不懂得如何“优雅地飞”。 

用“书如其人”来形容侯维先生是比较准确的,作为一名对教育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者,他虽身在海外,但他时刻关注着国内的发展,关注着国内青少年的教育。侯维先生说,进入21 世纪后,社会的迅猛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国内的孩子在尽情地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成果,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很多孩子却明显地患有“礼仪教育缺乏症”。他国内的一位朋友,每每说起自己的孩子,总是摇头,因为他那聪明伶俐的儿子十分没有礼貌,而儿子的这些“无礼”行为常常令他的朋友备感尴尬。 

侯维先生说,他与“礼仪”结缘还要从2001年6月的一天说起。当时,他坐在一家咖啡店里埋头苦读,准备参加一项专业考试。偶然看见一位美国妇女带着孩子走进店里,母子三人的举止言谈与众不同,处处都显露出孩子受着良好的家教。侯维先生说,那个时候,他突然就意识到,只要有良好的礼仪,无论是多么普通和平凡的人,别人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那天的经历让侯维下定了决心,要编写一本青少年礼仪教育的书,要把礼仪教育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推广开来。很快的,有着丰富的中外教育理论的他,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跟侯维学礼仪》一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完成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礼仪读本老师学生抢着看 

侯维先生离开苏州回美国之前,再三委托记者,希望能将《跟侯维学礼仪》一书赠送给苏州市内的小学,让孩子们能看一看、读一读。侯维说,礼仪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正因为如此,当代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它。因为,在这个新的时代里,家庭需要礼仪、学校需要礼仪、社会更需要礼仪。当然,礼仪不是要刻意教导孩子们逢迎拍马、八面玲珑,而是要培养他们谦卑、恭敬和感恩的心灵,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健康。 

在拿到了这一礼仪读本后,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的老师是“如获珍宝”,因为数量有限,读本很快就在老师中先传阅开来,老师们说,因为是图文并茂的,所以,第一感觉就是这样的礼仪教育不是“教条式”的,而是非常形象的、细化的、而且很全面,把中外礼仪都包含在了里面。一些老师说,其实,对于礼仪教育的方方面面,因为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读本,他们老师也是边摸索边教,像书中涉及到的一些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连他们都会忽视,可以说,在礼仪教育中,老师和孩子是在一起成长、一起学习的。 

在阅读了读本后,二年级的三位老师就将书本的内容改编成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情景剧”,让孩子们通过更为生动的形式,在表演和参加的过程中,知道自己以前哪些地方是做的不好的,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在罗芳老师的课后,班上的叶靖盈、查如一小朋友说,上班会课之前,老师让他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在准备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自己以前有很多地方是做的不好的。查如一小朋友说,以前在家吃饭的时候,他从来不等人齐的,总是第一个就吃,也没有人给他指出来,现在他知道,要等爸爸、妈妈和家里人一起吃,这也是一种礼仪。 

礼仪教育要细水长流才行 

在活动结束以后,罗芳老师说,通过准备这一次的活动,她的感触特别深,一是对于礼仪教育的认识又进了一步,二是孩子们也带给她了很多的惊喜。罗芳说,在准备的时候,可以说是她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也因为有了这么一本书,所以也少走了不少弯路,从孩子们的角度来说,通过这样的读本,或者这样的’情景剧,他们会更容易接受,而且效果也十分明显,因为孩子的可塑性很强,特别是低年龄的孩子。所以,一旦是他们喜欢的东西,进步就十分明显,孩子们基本上就按照讲的那些在做了。 

不过,罗芳也说,礼仪教育应该是越早进行越好,但也因为孩子小,所以,作为老师、家长,要经常性地提醒他们,去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在孩子形成了一种习惯后,他以后做这些事就会显得十分自然。当然,这也就要求老师、家长甚至整个社会能配合起来,给我们的孩子一种氛围,这也要求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都要掌握一些礼仪方面的常识,不要一味地去要求孩子,自己却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