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膳食”的饮食原则告诉我们,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来自多种多样的各类食物中,要想保证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就得让孩子吃多种多样的食物。偏食、挑食的不良饮食行为很容易引起某些营养素的不足,严重时会出现营养缺乏病,从而影响生长发育。那么如何才能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呢?家长们在对待孩子偏食、挑食时,要有耐心,因为不良习惯的纠正需要长期、持久的努力。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家长要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饮食行为为孩子作出示范。因为儿童时期是饮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主要是模仿家中成年人的饮食行为、习惯,如果家中的成年人偏食、挑食,孩子很容易形成偏食、挑食的饮食行为。所以家长不喜欢吃的食物,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以免影响孩子对这些食物产生不喜欢的想法。
家长要多向孩子讲解营养知识。在选择、购买和烹调食物时,让孩子多参与,同时要常给孩子介绍一些营养知识,如各种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对人体的益处,让孩子知道吃多种多样的食物才可以使身体健康的道理,从而引起孩子喜欢吃各种食物的兴趣。
食物的选择和烹调方式要多样化。长期不变地吃某一种食物,会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故家长应编排合理的食谱,不断地变换花样,还要讲究烹调方法和食物颜色搭配及形状的多样化。这样,既可使孩子摄取到各种营养,又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刺激其食欲,使之喜欢并多吃。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们应指导孩子合理选择零食的品种和安排吃零食的时间、数量,在吃饭前或吃饭时不要喝饮料,培养孩子每日定时吃饭的好习惯。有的孩子边吃边滔滔不绝地说话,有的边吃边看电视,这都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家长在指导孩子的饮食时,不进行威胁或哄骗:不应以许诺为奖赏鼓励孩子吃某种食物,或以惩罚的手段强迫孩子吃下某种食物,这样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条件反射。
为孩子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就餐环境。吃饭时批评、训斥孩子会影响他的食欲,这样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孩子不能吃完,不发表任何意见,把没吃完的食物拿走,但是在吃下一顿饭之前,不再提供任何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