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我儿子四岁多了,喜欢哭,直到大人能满足他。早上起来就哭,不穿衣服,给穿上了自己会脱;不让妈妈去上班;不听大人话,想要什么就一定要什么。”
解析:
孩子的“哭”分很多种。有的是真哭,脆弱、无助时需要援助;有的“哭”是假哭,有目的,是一种示威和强调自我;有的孩子哭闹后会破涕而笑,这属于玩笑性的哭……
解决哭的问题,首先要明辨哭的含义。通常比较脆弱的孩子倾向于真哭,这时父母应培养其独立精神;比较倔强的孩子倾向于假哭,父母要冷处理。
当孩子试着用哭声表达自己的欲望且每每被满足时,父母给予孩子大脑的强化,足以令宝宝形成对哭的依赖。即便到了会说话的年龄,孩子也会用习惯式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