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改变孩子,改变家长 点击次数:2.58万

本学期我们将科研的重点放在如何改正幼儿不良卫生习惯的方面,但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较短,许多好的习惯仅仅依靠在幼儿园的时间是无法得到培养和改进的,因此我们想到了应该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共同配合我们的工作,然而从一些事例中我们发现,要帮助幼儿改正不良的卫生行为习惯,首先得改变我们的家长。

事例一:

早上我坐在晨检室的门口,发现有一个小朋友的手指甲没有剪,而且指甲里很黑,很脏。我就没有发红色的晨检牌给他,并告诉他要剪指甲了,孩子没有拿到红牌就不肯进教室。孩子的爷爷说:“不就是指甲长了一点吗?没事的,老师你就给个牌子给他,反正也没有多大的用处。”

事例二:

雨生进了教室,老师发现他的鼻子下有鼻涕,就对他奶奶说:“你帮雨生把鼻涕擦一下。”话音刚落,奶奶抬手就把鼻涕一捏随手就甩在了地面上,并用自己的袖子将雨生的鼻子擦干净了。

事例三:在举办家长活动的过程中,有的家长在活动室里抽烟,并将香烟头扔在了地板上。帮孩子擦鼻涕的纸随手往窗户外面一扔……

如此雷同的事例还有很多,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为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在事实的面前,我们发现有许多的家长首先就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现在许多的家庭是父母在外地工作,孩子由爷爷奶奶照料,他们那个年代能够填保肚子就很不错了,对卫生的要求很低。而幼儿每天在家中的时间较长,家长就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就像前苏联教育家乌什斯基曾指出:“对儿童而言,并没有不能做的事,因为他们不知道,他可能做什么,不可能做什么。”家长的许多不良的卫生习惯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着孩子,孩子在潜移默化当中就学会了许多不良的习惯。

同时,为了多了解幼儿的卫生习惯,以便更好的开展活动,帮助幼儿改正不良的卫生习惯,我们特地向家长发放了幼儿在家庭中卫生习惯的调查表,请家长将幼儿在家庭中好的卫生习惯和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告诉给我们,从反馈当中我们发现,有的家长对卫生习惯的理解有偏差,在他们认为,穿干净的衣服,不在地上玩就是讲卫生了,小孩子玩了沙子,泥巴就是不卫生的行为,至于孩子乱扔纸了,有鼻涕了,吃吃手指了什么的都不是大问题。

因此我们觉得在帮助孩子改正不良行为习惯的同时,有必要提高家长的意识,让家长明白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也要让家长明白他们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帮助孩子的同时也要帮助家长。

现将开展的一些活动总结如下:

一、利用家长活动,开办讲座提高家长的意识

保加利亚教育家亚努什科尔卡克说过:“儿童用周围环境的人的语言来说话,发表他们的观点,重复他们的姿态,模仿他们的行动。”这就说明孩子是好模仿的。孩子没有足够的经验,还不能正确判断应值得赞许的是什么,应该受到谴责的是什么,这是因为孩子相信,成年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仿效的。因此他们在看到家长的一些不良卫生习惯的时候,并不知道那是不好的,是不卫生的,他们也会照着做。因此要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首先家长就必须具备科学的、正确卫生知识。因此我们经常利用班级举办家长活动的时间,向家长灌输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利用家长讲座的形式与家长们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宣传,从而确保家庭教育沿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发展,让家长明白,良好的卫生习惯是能够使孩子终生受益的。也使家长能够在家庭中更好的督促幼儿保持良好的习惯养成。

二、利用“黑板报”“家长园地”等宣传栏指导幼儿家长提高卫生保健的认识

“黑板报”“家长园地”是我们与家长联系最直接、最普通的形式,是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阵地。在这些形式下我们根据幼儿的发展及家长的需要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宣传和指导。如在进行《保护牙齿》的那一段时间里,我们从网上,书本上收集许多的资料,向家长宣传各种有关牙齿的一些资料,如幼儿乳牙生病了要不要治疗、如何教幼儿刷牙、吃手对牙齿的危害等等与幼儿实际有关联的文章供家长参考,以便让他们在家庭中正确的对待幼儿的各种不良卫生习惯并帮助他们改正。像小春的妈妈在看到了相关的文章后发出了感慨:“我原来以为孩子的乳牙有问题等到换牙的时候就会好,今天看到了文章,才知道乳牙有了问题也要治疗。好险就耽误了孩子的牙齿”。

三、开展个别活动,帮助家长合理利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某方面的疑难问题

幼儿的不良卫生习惯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幼儿喜欢吃手,有的幼儿怕刷牙,有的幼儿乱扔瓜果纸屑,针对不同幼儿的情况,我们也采用了不同的教育形式,对这些幼儿的家长采用个别家访或个别交谈的措施来共同解决问题。

比如说我们在观察中发现,雨生特别喜欢乱扔东西。我们就找他的妈妈进行个别交谈,请她说说该幼儿在家庭中的卫生习惯任何,经过交谈,我们发现问题还是出在家人的身上。妈妈向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情:一次奶奶做了他喜欢吃的团子,他吃完团子后就将装团子的盘子扔在了地上,并用脚去踩,直到将盘子踩坏了为止。妈妈要说他,可爷爷不答应,说不就是个盘子吗,坏了就算了。正是爷爷不正确的教育使雨生产生了错误的判断,认为什么东西都是可以扔在地上的,才会让他现在有了乱扔东西的不良习惯,经过听讲座后,妈妈也想让他改变这个不好的习惯,于是用了打骂等手段来改正,可是效果不好,于是我们针对他的问题与他妈妈进行多次的沟通帮助,告诉他们孩子的习惯不是靠打骂就能改变过来的,而是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他。经过不懈的努力,雨生的坏习惯该掉了不少。

同样我们还利用时间对孩子进行家访,实地去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真实的表现,想出方法来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习惯。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们再次向家长进行调查时,发现孩子的不良卫生习惯有所好转,像雨娴原来怕剪指甲,现在发现指甲长了能够主动让妈妈剪了;恋恋不怕刷牙了;雨生发现地上有积木能够主动将积木送到篓子里了;荣荣偷偷吃手的时间少了;在发现孩子变化的同时,我们发现家长自身行为习惯也得到了改善,开会时吸烟的人少了,烟头也不乱丢了;开完会能够将椅子自动放好了;家长园地前面停留的的人越来越多了;孩子口袋里的零食没有了,多了一些餐巾纸,多了一块小手帕……

看到这些变化,我们感到十分地欣慰,但在高兴的同时我们也深深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因为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是在这短短几个月中就能够扎根的,而在于我们不断的去完善去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