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探究原因
后进生的成因是复杂的、多 方面的和长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才能药到病除。根据近几年对后进生的分析,我认为其成因有如下几点:
(一)家庭原因
1.父母的综合素质不足以指导、教育 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 言行直接影响孩子。有的家长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大打出手;有的父母见识面狭窄,难于教育“见多识广”的子女。
2.两代人之间有“代沟”,相互 沟通困难。
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对于新生事物接受较慢、较少,而青少年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快,因而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
3.父母没有尽到监护责任,对孩子疏于管教和关心。从对后进生的家庭资料来看,父母疏于管教和关心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学校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 寒”。后进生的出现和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密切相关,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误,班级或学校的管理不当,也是后进生形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1.学习受挫,受责骂,丧失了学 习信心。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同情和帮助。但有的老师缺乏应有的耐心,挖苦、讽刺、责骂必然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几经挫折便 会失去信心,仅有的一点兴趣也消失了。2.某些爱好特长受压,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3.某些管理手段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如不良的考评体系会使后进生更 加不想学习,继而无事生非,各方面滑坡,越来越差。
二、教育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 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教育 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 手:
1.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对后进生充满爱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 的基础和前提。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后进生的思想觉悟和上进心,培 养后进生的是非观点。坚持正面引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
2.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尊重后进生的人格,保护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生 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一种内部力量。任何对后进生的嫌弃、批评、挖苦或变相体罚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反抗行为,同时也暴露出教师的狭隘 和无能。所以,教师应当信任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3.在教育转 化过程中应激发后进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设计适宜的课堂练 习,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事做”、“有饭吃”,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后进生的学习个性。
4.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赏识后进生 的优点。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捕 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适时地加以表扬,满足其自尊心和正常的心理需要,为教育转化创造契机。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 著的恶行高明的多。”
5.在教育转 化工作中,要树立后进生的信心,磨练意志。
歌德有句名言:“如果你失去了财富,那你失去了一点;如果你失去了名誉,那你失去了很多;如果你失去了勇气,那 你把一切都失去了。”因此,使后进生进步,重新树立起信心是关键,作为教育者,要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6.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在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 作中,既要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的积极影响,尤其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帮助和配合,达到共同教 育的目的。只有通过几方面的密切配合,才能使他们彻底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7.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要有, 反复抓,抓反复。
后进生不是一天两 天就形成的,所以他们的教育转化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在遇到特别的诱惑时,他们身上的缺点就容易暴露出来,会出现反复,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所 以,对这样一项艰苦的工作。
教学是一种艺术。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门深奥的艺术,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 发展创新。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