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孩子而言,大多数的童年都会有很多关于游戏的记忆。那个时候,孩童时期是幸福的,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海阔天空,基本不受任何束缚。但是,今天的孩子好像没有了那种幸福,他们更多的时间在学习,学钢琴、绘画、舞蹈等。目前五岁左右的孩子甚至没了星期天,自由地玩游戏更成为了一种设想。专家介绍,目前孩子的压力太大,很多孩子不会玩耍,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甚至是一种病。
“现在不是玩的时候”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孩子必须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被社会认可,学习是最重要的,玩耍是以后的事,只有孩子长大成才了,才能放开手脚去玩。
部分家长告诉记者:“其实也想让孩子好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尽情玩耍。但是每当看到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心里老不踏实,别的孩子在学习,他也必须学习,不然将来怎么办?”
教育专家告诉记者,很多家长存在一种误区,认为玩耍是在浪费时间,其实,玩耍不但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门深奥的学问。因为小孩处于知识吸收能力很强的年龄,在玩耍的过程中,方向感、空间时间的掌握、沟通技巧、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解决问题等知识,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孩子训练成自己的技能,这种技能的形成和培养,远比背诵几首古诗、弹奏几首曲子、跳一段舞蹈重要得多。这些技能对孩子而言受用终生。
如果孩子被过早地剥夺了这种玩耍的机会,也因此缺少掌握这些有用技能的机会,其实是剥夺了孩子的天性学习时间。
专家建议,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玩乐环境、设备、玩伴,都“并非儿戏”,值得每个家长重视。
“没了快乐幸福感”
人们常说,孩童时代是幸福的、快乐的!
郑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科长朱晓华说,现在的很多孩子没了快乐幸福感,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和快乐。临床上经常见到一些孩子,寡言少语,不与人交流,也不会玩耍,对学校和学习充满了恐惧心理。这样的孩子就显示出了身心发育问题。小孩长期封闭,学习压力过大,不但会影响智力的发育,甚至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可能是先天发育的问题”
有些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技能培养,也会陪孩子玩耍,但是孩子对玩耍缺乏兴趣。
儿科专家介绍,有些孩子不会玩耍并不完全是家长的错,这些孩子往往天生就发育得较慢,甚至是某些疾病的前兆,比如小儿孤独症、自闭症等。但是如果家长多加留意,从旁督促和指导,是可以帮助孩子改善许多的。
通过督导和培养还不能纠正孩子的孤僻个性的话,可以看一下儿科医生或心理医生,让医生帮忙制定纠正计划。对一些表现严重的小孩,必须要接受治疗。一般的孩子接受治疗后,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平衡度变得较好,手指更灵活,想像力、集中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改善,也能够和家人一起玩了,不再完全处于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