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孩子为什么不能集中注意 点击次数:5.7万

刺激太早、太多。新奇刺激都能引起人的定向反射,婴儿生来就有这种反射能力。当他们看到一件从未见过的玩具时,就会去注视它,高兴起来还会手舞足蹈。但是,任何事都要讲究“分寸”,过了度就会适得其反。为了发展婴幼儿的感知能力、认识能力,有必要为他们创设一个刺激丰富的环境。但是,刺激太多了,太强了,或提供过早了,可能会骚扰婴幼儿的宁静,反而使他们变得激动、烦躁不安。有人做过一个研究:在婴儿小床上方挂上彩色玩具,用彩色挡板代替白色的挡板,结果因为刺激物出现的时间和数量都过了头,不仅无法吸引婴儿的注意,他们哭的次数反而比控制组儿童还要多。年幼儿童神经系统都比较弱,过强、过多、过早的刺激反而会引起他们的不安。有些家长诉苦说:“我的孩子玩什么都只有二分钟兴趣,崭新的玩具是他自己吵着要买的,可玩了二次就扔在角落里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一定是你为孩子买的玩具太多了,样样新颖就等于样样不新颖;而且孩子也已摸熟了你的脾气,他要一样,你就会买一样,那“旧”的还有什么用呢。家里堆满了各种玩具,若不引导孩子如何认真地去玩每样玩具,那不是在发展幼儿的智力,而是在糟蹋幼儿的智力,会养成喜新厌旧、讨厌一切的坏习惯。

强迫儿童干不愿干的事。世界上许多有趣东西,不叫你注意,你也会不由自主地注意的;个人最喜爱做的事情,你不让他干也无济于事。在这里,兴趣、志趣是集中注意的重要因素。儿童年龄越小,无意注意越占优势。他们的抑制能力和控制能力都较差,注意力极易为外界新奇刺激所分散,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仍能给予较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如看小儿画报、小人书、儿童电视剧、做游戏等等。如果家长不注意幼儿的这个特点,一味强求幼儿学这、学那,又不注意学习方式,使幼儿处于疲乏、被动的状态中,还不时听到父母的责骂声,甚至鞭打,久而久之,儿童不仅不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反而学会了眼睛像在看书,脑子却在开无轨电车的“诓骗术”。“你专心点!”“你注意点”的叫唤声成了儿童开无轨电车的伴奏。

边学边玩:平时我们教育孩子做功课不能一心两用,更不能一心三用。但据说拿破仑可以同时干七件事,法国心理学家布朗曾当众表演,一面向听众朗诵一首诗,一面又在写另一首诗。他还可以一面朗诵诗,一面完成复杂的乘法演算。如果关于拿破仑的说法只是传说,布朗的表演倒是千真万确的。从心理学来讲,这是一个人注意分配的能力。常人中也有这类能力的。在干一件主要的事的同时,还可以干另一件事。有许多工作要求既能集中注意,同时又能“分散”注意。飞行员、教师、驾驶员、乐队指挥都需要关于分配注意。但这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一种活动必须是已经自动化了的或部分自动化了,这才可以用更多的注意力去完成另一件事。

儿童的学习技能尚未熟练,而且每天总有许多新的知识需要消化吸收,不宜同时干两件事。可有的孩子总喜欢一边做功课,一边干些别的事,如听录音、看电视、吃瓜果点心等。有的父母还索性亲昵地坐在孩子旁边陪孩子做功课,于是,写写、聊聊、吃吃;吃吃、聊聊、写写。长久如此,儿童就养成了不专心的习惯。

家庭环境不安宁:注意力长久地集中于某项活动,这不仅与活动本身的特点有关,也跟儿童自身的主观状态有关。我们从事的大部分活动都需要克服周围环境的种种干扰,用意志力量迫使自己专心。但年幼儿童的这种抗干扰能力很差。混乱、嘈杂的环境会打破儿童的心理平静。有的孩子在家做功课很可怜,他们没有固定的位置,家里人声鼎沸,样样刺激都会不期而至袭击她。梅梅刚坐下想做功课,外婆在厨房高声叫喊“去买点酱油”,作业才开个头,妈妈回家了,带给她喷香的黄桥烧饼,“开饭了,把本子拿走”……,当她再次坐下做功课时,爸爸开响了电视机……。这样的环境,即使是成人,有时也很难自控,何况是孩子。

要培养儿童具有良好的注意品质,首先要防止或改变形成不良注意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