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期末考前焦虑症激增 家长要有“大智慧” 点击次数:3.28万

临近期末考试,来心理咨询的学生多起来,大多数学生是因为过分担心考试,出现了或多或少的焦虑症状,我们有必要想一想,怎么会造成这样的状况?如何缓解这些状况?

案例重现:家长过分关心导致女生心理失衡

日前,咨询室来了一位未曾开口先流泪的高二女生小琴,女孩已经连续两周吃饭不香,晚上要醒来好几次,醒后再入眠困难;白天听老师讲课时常走神,人昏昏沉沉的;对做好的题目正确性有怀疑,越来越不自信。前面考试没有考好,已经从高级班降到中级班,她害怕如果再这样下去马上会降到普通班的。她觉得父母、老师、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看得她内疚、自责、无奈、着急、痛苦,但又不知道怎么办?

现在小琴每天吃饭时、与父母说话时会不知不觉流泪,父母看了非常担心,所以父母现在轮流提早回家看着小琴,只要小琴在书房里做作业,他们两人会一会儿去看看她,一会儿去看看她,还不断地劝她不要有压力,面对复习和考试要放松,每天为小琴做很多她喜欢吃的菜。父母这样做,小琴非但没有感觉轻松,反而越发紧张,她觉得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让她把学习搞好,现在自己不争气,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觉得无脸面对父母的付出。

专家解析:保持良好心态 发挥正常就算赢

学生考前的情绪状态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考试水平的发挥。就考试水平发挥而言,一般会有三种状态:正常发挥、超常发挥、失常发挥。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都期待能够超常发挥,但是大多数学生考试以后感觉没有发挥出自己最好水平,这种感觉可以理解为考试表现失常。为此,如果我们摆正心态,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避免在考试时发挥失常,争取发挥正常,不失为是一种良好的心态,真是由于这种平和的心态,有时会让学生有超常发挥的可能。

调适建议:家长定位好自己角色  学生调节状态到最佳

考试已经迫在眉睫,学生和家长究竟怎样对待才是比较策略和智慧的做法呢?

1.作为家长,角色要到位但不能越位

我调查过一些学生,在他们复习应考的日子里,他们认为父母比他们更焦虑。当问到希望父母为他们做什么?学生的回答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不要安排太多的补课,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要信任和支持他们,为他们的成绩鼓掌和喝彩;有事要与他们商量,不要擅自决定;不要整天提醒“要考试了抓紧复习”;即使考试失常,不要批评和动粗,要多鼓励;为他们做一些可口的饭菜;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不要经常吵架。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到,学生要求我们做好家长的角色而非其他。然而有些家长过多地扮演着教师、心理咨询师或“侦探”的角色,却忽略了家长的责任,在家长的角色上缺位、越位和错位。于是学生与家长的矛盾、冲突越演越烈,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家长如何在孩子考试的关键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很重要。

2.作为学生,保持适度紧张状态,只要尽力就问心无愧

学生面对考试一般有三种焦虑状态:过低焦虑、适度焦虑和过度焦虑。过低焦虑和过度焦虑对考试都是无益的状态,学生只有把自己的考试状态调节到适度,才能发挥出最佳的考试水平。那么什么是适度焦虑状态呢?

学生面对考试心理感觉紧张是正常的,只要这种紧张没有影响到饮食、睡眠、识记,心理就可视为适度状态。第一,适度紧张状态能使人保持学习的警觉性,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它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会让人珍惜复习的每一分钟,提高学习效率。第二,人在适度紧张时会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使人以充沛的精力面对学习,战胜更多的困难。第三,适度紧张可以帮助大脑保持足够的兴奋状态,人处在兴奋状态下会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