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未来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拥有豁达而教育有方的父母,孩子成长的世界会大很多。如果父母自身存在以下9个问题,孩子很难有个好未来。
(一) 模具制造型
此类教育方式的家长,总以为自己的想法不会错误,自己是爱孩子,为孩子好。对孩子的要求极严,从生活习惯、活动的范围方式,到读书的范围方法、兴趣爱好,甚至到高考专业的选择、毕业工作的种类,都受到强制性指导。
人是万物之灵,人最大的长处,是善于思想,善于学习,善于在学习中创造,这种教育模式,无形之中抹杀了孩子的自主学习与创造能力。在这种模式之下,不否认有一些孩子有所成就,但更多的孩子,却成为模具制造的产品、家长原形的克隆,人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在这些克隆产品中黯然消退。
(二) 温室培养型
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数目的减少,使家长更有能力精力来教育培养孩子。给予孩子最好的学习与成长条件,弥补自己少时的缺憾,这是家长的普遍做法。孩子的吃、穿、行、学、交往,学校、专业、工作的选择,事事都要操心。
这样的做法,制造了许多肥胖儿童与厌食者,制造了免疫力极差的孩子和庞大的厌学者队伍,以及离开父母一无所能的孩子。温室的花朵,禁不住一点点风吹雨打,“温室”培养出来的孩子,离开父母,无法适应于社会。
(三)极力压榨型
这种模式多出现在孩子的读书过程中。教育的社会性与个体的特殊性之间必然有矛盾,大学生就业率低,迫使家长对孩子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以使孩子能考上一所名校,有个较好的前程。
纵使学校能够减负,家长也未必让孩子减负,学校面临的生存压力,教师面临的考核压力,也使学校的减负成为镜花水月。教育科目的设置不合理、教育模式的缺陷,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家长们,不设法补救,却推波助澜,成为扼杀孩子天性与创造力的同案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