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给孩子丰富的人生经历 点击次数:2.06万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上海市高中起始年级将全部推行二期课改。至此,上海市中小学各学段全部进入新课程和新教材推广阶段。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厥轩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二期课改的顺利推进需要广大教师的努力和配合,也需要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王厥轩说,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只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的知识与技能,把它看得高于一切,这其实是相当片面的,我们还应关注孩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给他们尽可能丰富的人生经历。

上海学生有“一个长处、三个不足”

上海的基础教育在国际上一直有较好的声誉。王厥轩参加过很多次国际会议,也到过许多国家,他说,国外许多教育专家都公认中国的学生、特别是上海的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得很扎实。但他也曾做过认真分析,发现我们的学生可能有三个方面的欠缺。

第一是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缺乏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特别到了初三、高三以后,他们整个是围绕了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与中考、高考相关的学科反复训练,有些学生甚至做到题目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答案。这种严格的训练,在国际上是很少的。

第二是学生缺乏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在学校,他们的时间空间全部给老师占满了;回到家,他们的时间和空间又全部给家长占满了。对于一个无法支配自己时间和空间的人,创新只能是一种奢望。

第三是我们的学生在硬的方面很厉害,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扎实,但是在软的方面却相对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心、好奇心、求知欲,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王厥轩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我们的教育,往往是用15岁的年龄标准来给13岁的孩子打基础,用18岁的年龄标准来给15岁的孩子打基础,用21岁的年龄标准来给18岁的孩子打基础。倘若我们把学生人生成长作为一个“马拉松”的话,我们的学生在前半程跑得很快,到了后半程他们应该发力的时候,却已经跑不动了。这样的学生缺乏后劲,难以创新。

经历也许比知识更加重要

正是针对学生所反映出来的这些特点和问题,这次上海二期课改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上提出了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王厥轩特别强调经历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他说,二期课改不是看重成绩、分数和升学率,它就是在学校、在家庭要给学生提供五种学习经历,第一是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的经历,第二是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的经历,第三是体育与健身的经历,第四是艺术修养和发展的经历,第五是社会实践的经历。学校要营造一种氛围,让每个孩子都做小干部,让每个孩子都在和大家交流中成长,给孩子提供各种经历。家庭也要注意给孩子各种各样的经历,家长可以周末带孩子到博物馆、图书馆,不要把孩子成天关在家里。假期里更要鼓励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或者让孩子们联合起来共同去做一些事情。

王厥轩认为,经历也许比知识更加重要。“你想想你大学毕业的知识,到了你的工作岗位,有没有10%在用呢?我觉得连10%都没有用到。你在学校里、在家庭里,那些经历最后化成能力。所以人到了这个世界上,真正得到锻炼的是学校的一种经历、家庭的经历,这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