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厌学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石家庄市第二十五中学心理老师苏会坡认为,同学们如果要走出厌学的困境,除了自己努力外,必须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学生:全面提升自我
中学生厌学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要克服厌学,中学生首先要对自己、对学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第一、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有的同学感觉考试频繁、学习压力大,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局面是难以改变的,中学生只能尽自己的努力来适应学校的学习,由于学习压力而厌学的同学,基本上耐挫性不强,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尤其是学习退步或是考试成绩下降时,难以调整心态,导致自暴自弃。这部分同学要改变形象,一要反复训练,经过一系列的考试、学习来适应,二要向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求助,通过他们的帮助,增强自己的抗挫折能力。
第二、激发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同学们是在各种各样动机的驱使下产生学习行为的。动机的发展要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发展感、争取社会地位感来推动,要靠期望、竞争、评价来保证,其中远大的理想(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则起着决定作用。
学会自我激励,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1)经常自我激励,要多鼓励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缺点。(2)给自己树立一个合理的目标。
第三、提高学习兴趣
厌学学生并非没有其感兴趣的知识,只不过是兴趣中心不在所学学科知识上;或兴趣面不广,只对某些学科感兴趣;有的是兴趣的稳定性差,兴趣中心不断转移;这部分学生应该扩大兴趣范围,逐渐把兴趣中心转移到学习上来。
可以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和阅读量,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读有所值,学有所乐,逐渐学会从知识中寻找到可令自己感到新奇的、喜欢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第四、正确归因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天生愚笨,便灰心丧气,泯灭信心,失去继续学习的勇气,这就是错误的归因。归因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结果的原因做出解释或推测的过程,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人格定量,对后继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正确的归因,有助于推动后继学习。同学们应该对自己学习成败的原因归之于自身努力,不能归因于能力,否则,成功了可能助长骄傲情绪,失败了必定产生颓废心理,而后者极易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除做努力归因外,还可做现实归因、兴趣归因、策略归因等,对后继学习均能起到积极作用。
第五、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困难的同学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苏老师将这些同学进行归类,情况不同,各自的应对方式也不同。
(一)不适应新环境的同学。起始年级、转学、家庭变故等环境的变化,容易引起学习方面短暂的困难,比如农村的同学转学到城市,可能在英语学习方面不适应,以前的学校英语教学老师使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而新学校的老师基本上是全部英语教学。这就需要同学们掌握规律,多下工夫,缩短差距。
(二)学习技术有待提高。有的同学在小学时,没有打好基本功,到了中学,问题便显现出来,比如有的同学写字速度慢,这在小学可能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到了中学,作业量大,需要记的笔记多,写字速度就成了制约学习的一个瓶颈,有的同学连课堂笔记都记不完,时间一长,学习就被落下,还有的同学不会上自习课,学习效率低。这部分同学应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
(三)学习习惯不好。习惯不同于学习技术,不良学习习惯是每天都要重复的错误,比如有的同学数学课上将(-2)+(-3)写成(-2+-3),结果自己都不会算,这就折射出一些学生从开始学习时就没有掌握良好的记数方法;还有的同学上课不做笔记、经常忘带课本,这些都要及时改正。
(四)先天学习困难。这部分同学由于先天的原因,领悟能力比较差,虽然认真学习,但效果却不明显,这样的同学只有正确认识了自己,才能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
家长:正确评价孩子
苏老师认为,学生厌学往往跟家长有很大关系,要扭转孩子的厌学行为,家长要从多个方面努力。
(一)情感补偿
一些因为家庭变故而厌学的学生,其问题多出现在家长身上,尤其是双方离异的家长,因为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和不被人重视的情绪,他们对自己最亲近的父母也失去了希望,戒备心很强,学习自暴自弃。这时如果家长再与孩子说对方的坏话,无异于火上浇油。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需要自尊和自立,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家长都是爱孩子的,让他感到自己时刻都在父母的关爱中。
(二)降低期望值
家长们普遍缺乏正确认识孩子的勇气,导致孩子因为家长无休止的压力而厌学。很多家长喜欢在饭桌上说“某某考上一中了”“邻居家孩子考上名牌大学了”,家长是想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给孩子一些压力,给孩子制定一个很高的目标,让孩子去攀登,经常的重复变成了唠叨,往往会适得其反。
(三)真正尊重知识
有的家长在谈到孩子的学习时,虽同样强调孩子好好学习的重要、知识的重要,但在行为上,却处处表现出“知识无用”的观念。比如,有的家长羡慕地说“一些人没读过几年书却过着优裕生活”,“单位哪位领导学历很低,但位高权重”……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对知识的评价,而导致厌学。
老师:进行成功强化
苏老师介绍,在改变学生厌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教导也是重要的环节,老师的鼓励与支持,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防止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
(一)创设成功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以扬其所长,抑其所短,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佳而厌学的学生更应如此。
(二)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经。低目标,学生易达到,就能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及时奖励。不可否认,厌学的同学在学习方面值得表扬的东西并不多,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他们的优点进行放大,厌学学生出现一点进步或表现稍好一些时,及时进行表扬,让学生获得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