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学40天游走3国
“游学”,新兴起的一个名词,就是以游玩为目的的学习,或者以学习为目的的游玩。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语言学习为目的到其他国家参加语言课程,顺便游历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从今年7月17日,21岁的杭州男孩小远拖着行李箱出门,在浦东国际机场登上去瑞士苏黎世的班机,到8月29日中午返抵上海机场,这短短的40多天里,小远走遍了欧洲3国。
小远告诉我:“这次出去,可不单单是玩。我感受到了当地历史,顺便还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让人心醉的风景和文化
从瑞士去法国走上一趟很容易。如果说,在瑞士看的是风景,那么在法国便是感受文化。
风情万种的巴黎
提起法国,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充满浪漫气息。巴黎这个城市古朴与小资的情调,是需要慢慢去品的。巴黎不仅浪漫,还很感性,所以我们常把德国比作理性的男人,法国比作感性的女人。法国人做事,想到什么就立即动手,不会特别理性分析。
“一大早去登埃菲尔铁塔,从铁塔上看巴黎,犹如一座向外放射的城市。”回宾馆的路上,远处的铁塔让小远忍不住停下脚步,拍下那样的美景,“晚上的铁塔比白天更为壮观,灯光照亮了整个区域。”整点后的十分钟有一个灯光表演,不得不让人感叹果然是法国,只有这样一个浪漫的民族才能做出如此的举动来。
来到巴黎,不能不去卢浮宫,对此,小远很是激动:“卢浮宫里的三宝:没头的胜利女神像、断臂的维纳斯、迷人的蒙娜莉莎。我总算是亲眼看见了。”
夜晚乘船在塞纳河上,看着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每个角度的感觉都不一样。旁边的一位中国姑娘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对着电话兴奋地喊着:“在任何一个角度看,巴黎都好美啊。”
讲究的用餐文化
“这一次的法国之行,倒是让我了解了不少法国用餐文化。这也算是我出来的一个收获吧。”在巴黎时,小远认识了一个同样爱好摄影的法国人Allen。
“法国人都是极好客的,他邀请我去家里用餐。”小远边说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描述,“一开始,我便看见三杯酒,可把我吓坏了。”小远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后来才知道,在法国,吃饭时必须喝酒,开始先喝杯香槟,之后用白葡萄酒配海鲜,红葡萄酒配红肉。喝香槟的杯子是要用瘦长型的,因为香槟有气泡,这样可以延长时间。葡萄酒用宽口的杯子,可以闻到酒的芳香。另外还有个大杯子,用来喝水。”
Allen家的餐厅布置得很有情调,上菜和外面的餐馆一样:头盘,主菜,奶酪和甜点,最后是咖啡。每吃一道菜都要换盘子,而且可能同时会有两个盘子。“我当时真不敢想像等我走了之后,他洗那些盘子,会不会累翻。转念一想,也许是用洗碗机,便安心了很多。”
![]() |
一个窗台上放满鲜花的小国
蓝色的天,绿色的山,绿色的草地和树林。瑞士是个小国,但是极为漂亮。穿过小村镇,每村都有尖顶的教堂,家家户户都是各具特色的小楼,窗台外都放满了鲜花。
公交车“自助”上下
“初到瑞士,我最大的感觉便是,这里的交通是极好的。在斑马线面前,你可以闭着眼睛走,所有的车辆都会让你。”似乎怕小记不相信,小远一直在重复强调着。
“杭州的公交车下车门附近不是有个按钮STOP键么,你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小远卖起了关子“拷问”记者。“提醒司机要下车?”“对,中国的各种公交都没有用上这个。但是在瑞士,如果你下车之前不按STOP,对不起,司机直接跨越这站。”
“那我万一坐过站了,万一有人想在这站上车呢?”“坐过站你就悲剧了,当然如果下面有人,司机会停车的。开门也是自助的,外面有OPEN键。司机省力了,还提高了效率。”
有“年轮”的老房子
从苏黎世到Baden小镇只要15分钟,在瑞士的那些天,小远便居住在这个小镇上。
“它和Zurich被Limmat河紧紧地连在一起,一边是繁华喧闹,一边是宁静闲适。小城里布满了各式各样的桥。我很喜欢在傍晚的时候去走上一圈。”小远指着照片告诉记者,“Baden小镇不少房子都很有历史,每户人家会把房子的建造日期画在墙上,我看到最老的房子是1427年。”
小远说:“莱茵河大瀑布位于德瑞边境的小城Schaffhausen附近,是欧洲水量最大的瀑布,虽然落差只有23米,但是站在那里,会有一种被震慑的感觉。
追寻历史的痕迹
临近瑞士的几个国家自然不能错过。小远说:“去德国,主要还是因为柏林的历史吸引着我。”在柏林待了3天,小远到处寻找历史痕迹,寻找东德西德的分界线,寻找当年的查理检查站,寻找二战被毁坏的威廉一世纪念堂。
“柏林国会大厦,虽然是免费向游客开放,但会限制人流。在国会大厦中间,有一个硕大无比的圆顶。它全部为透明的玻璃材料构成,意味着议会所有议员的工作,都是坦诚和透明的。”小远说,身临其境了,才能深刻体会到那种感觉。
位于弗里德里希大街和Zimmerstrasse街交界处的查理检查站(Checkpoint Charlie)在冷战期间是“非德国人”在两个柏林之间通行的关口。一座重建的美军警卫室现在矗立在这里,旁边还有那块著名的标牌:“你现在正离开美国防区”。这样的标牌,哪怕现在去看,还是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威廉一世纪念堂(Kaiser Wilhelm Memorial church)是十九世纪末建成的新罗马式风格教堂。在二次大战期间受到空袭破坏。为了提醒人类和平的重要性,所以现在依然保存破烂的外貌。”
说起这些,小远说起来头头是道,看来是个十足的历史迷。“德国,一直给人一种很严谨的感觉,我喜欢这个城市,能引发人的深思。”
回来的这些天,瑞士的安逸,法国的情调,德国的历史,让小远更深地了解了那些闻名的历史,体会了与中国不一样的文化和内涵,不一样的地貌风情。“出去走一走,真的能学到不少我们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还是很不错的。而且这一个半月来,因为要和别人交流,我的外语水平可是提高了不少,回到学校估计同学都要吓一跳了。”小远美滋滋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