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
孩子能否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从书中体会快乐,这些快乐就会逐渐成为吸引他阅读的动力。
一位家长反映说,漫长的暑假里大部分孩子要么看电视、睡懒觉,要么上网和人胡扯闲聊,浪费大把时间不说,还成天喊着“无聊无聊”,要是孩子能在暑假安安静静、实实在在地看一些书,那多好啊。于是有些家长问,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习惯, 一般来说,孩子的自主阅读活动最好开始于6岁以前,如果等到11、12岁再来培养,就比较困难了。
子豪妈妈:当好启蒙老师
曾营小学二年级的子豪是个“小小文学家”,阅读是他最大的爱好,别看他年纪小小,中外十大名著已被他津津有味地“啃光”,这个暑假又成为他畅游书海的美妙时光。子豪妈妈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她高兴地说:“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尽早引导孩子阅读就是我的经验。”
从儿子1岁开始,子豪妈妈就订了《婴儿画报》,每晚临睡前,她一边指着书上漂亮的图画,一边和儿子讲解,“儿子听不懂没关系,关键是他在听,一段时间后,儿子一躺到床上,就手指画报吵着要听故事。他对画报表现出的兴趣,让我大受鼓舞,后来我又订了《看图说话》、《幼儿智力故事》等刊物,天天不厌其烦地为他讲故事,让孩子用耳朵开始阅读。”
从子豪上幼儿园开始,子豪妈妈渐渐引导儿子看图观察问题。“孩子读画报时,我经常问他一些小问题,比如‘小白兔住在什么地方’‘乌龟为什么会跑赢兔子’等,培养孩子边读边思考的能力。或者和孩子续编故事,比如‘渔夫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把魔鬼骗进瓶子里’等等,这些问题更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为他日后的独立阅读奠定了基础。”
当子豪上小学一年级,学完拼音后,子豪妈妈就开始着手引导孩子从阅读画报转向文字阅读。首先买一些比较浅显的拼音读物,比如《安徒生童话》。“那些故事儿子曾听我讲过,内容都还记得,读起来并不太困难,每读完一个故事,我就让儿子复述故事大意,然后学老师的做法奖给儿子小星星,儿子越读越有干劲,到了一年级下学期,他就能独立阅读少儿版名著了。”现在,子豪才8岁,阅读却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子豪说:“妈妈叫我三天不玩玩具可以,但要我一天不看书我做不到。”
■妈妈心得:
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关键在于家长的早期教育,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从书中体会阅读的快乐,这些快乐就会逐渐成为吸引他阅读的动力。
小妍妈妈:坚持亲子共读
小妍的爸爸妈妈都是教师,她家简直就是一个书的世界。小妍妈妈特别爱看书,也很懂得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她家的电视并不像有些家庭一样一直播到深夜,小妍的爸爸妈妈看电视的时间是有选择的,锁定节目,定时开关。7岁的小妍说:“从我小时候起,就经常看到爸爸妈妈在看书,渐渐地,我也受了他们的影响,变得书不离手。”小妍刚上幼儿园小班时,妈妈就专门为她做了一个小书橱,还给她准备了一个高矮适宜、采光位置合适的小书桌,为小妍创造了一个自由阅读的空间。
小妍的爸爸妈妈还定期和小妍同看一本书,然后在晚饭时交流阅读感受,或者评价书中人物,这样的交流不仅锻炼了小妍的口头表达,还提高了她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每到节假日,爸爸妈妈经常带着小妍到图书馆、书店看书,一呆就是半天。“不到饥肠辘辘我是不会出去的,因为爸爸妈妈都还在那边专心地看书呢。”小妍调皮地说:“我可不想成为三人中最不爱读书的人。”
■妈妈心得:
孩子能否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亲子共读比单单叫孩子读书,而大人自己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效果要好得多,这不仅能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创造一种阅读的氛围,还能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亲情的温馨与美好,增进两代人的情感。
林妈妈:吊起孩子阅读的胃口
四年级的林同学并非不爱书,他捧起漫画书可以看到呵呵直笑,可对文学名著或者作文选一点兴趣都没有,每次被妈妈逼到书桌阅读就犯困,渐渐地把阅读当成敷衍。林妈妈也苦于无计可施。
暑假的一天中午,电视正播放《西游记》,林同学看得津津有味,林妈妈见状忽然有了主意。她先陪儿子津津有味地看电视,看到精彩处也和儿子一起哈哈大笑,看完后又和儿子一起讨论剧情,评价故事中的人物,然后充满神秘地对儿子说:“你知道吗,后来又出现了一个孙悟空,他也很厉害,两个孙悟空从地上打到天上,又从天上打到地上……”“那后来呢?到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林同学迫不及待地问。林妈妈故弄玄虚:“欲知下情,请看《真假美猴王》。”“可是还要等很久才演到那里。”林同学有些丧气地说。林妈妈趁机试探;“我们去买《西游记》这本书看不就什么都知道啦。”儿子高高兴兴地答应了。晚上下班林妈妈马上就把书买回来了,林同学一看便入迷,五天就差不多看完了,天天要给妈妈讲《西游记》故事。
林妈妈又趁热打铁,给儿子买回了《水浒传》。“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孩子阅读的兴趣吊起来了,问题就好办多了。”林妈妈高兴地说,“希望他这种读书的劲头一直保持下去,当然我也要不时想些办法吊起他阅读的胃口。”
■妈妈心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母要注意利用一切契机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否则就算大人磨破嘴皮,孩子对阅读恐怕还是一点“食欲”都没有,还有可能得“厌食症”呢。
老师支招
好的家庭教育再配上好的学校教育,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柯老师(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语文老师):孩子并非天生就对书感兴趣,作为老师,引导孩子阅读责无旁贷。我的做法是每天课前5分钟,由我或者其他同学朗读一篇精心挑选的美文,从声情并茂的朗读中点燃孩子们心中对文学的热爱之情,并渐渐让学生由被动地听过渡到主动地读。
另外,每周拨出一节课,不考试不讲课,也不布置任何思考题,只是让学生静静地阅读课外书籍。同时还建立班级阅读记录,把同学每月读的书记录下来,贴在墙报上,题为“比一比,看谁读得多”,并以小星星奖励。还定期召开读书会,让同学交流读书笔记,读书感受,或者讲故事比赛,辩论会等等,让学生分享阅读感受,体验阅读的成功感。
而这些做法,在家庭里也一样适用,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朗读、比赛读书、交流读书心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