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从网吧出来,李奕晗发现父亲刚给他买的山地车没了,回家只好老实交代。父亲二话没说,又买了一辆。李奕晗觉得偶尔丢一辆也无所谓,放学后仍然去网吧玩游戏。
没过几天,新车再度失窃。父亲还是没有批评他,又奉上一辆价值上千元的新车。
“总不会每次都这么倒霉吧。”嘀咕着把车停在网吧门口,李奕晗又跑进去“升级练术”。没想到他果然这么倒霉,从网吧出来,看着原来停自行车的地方空空如也,他只好淋着雨走回了家。看到落汤鸡般狼狈的儿子,父亲依然什么也没说,又掏钱买来第4辆山地车。
车身涂满翠绿色的漆,性能比前几辆还要好。看到眼前崭新的“礼物”,李奕晗突然心生愧疚与感动。当晚,他就主动找到父亲,保证以后不再去网吧,一定专心学习。
李奕晗的成绩不算拔尖也不算差,最大的问题是不稳定,“这次考好了,下次一定会爆冷,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
很快到了高三,高考在即,李奕晗可不能再这么“折腾”下去。父母也开始想新招儿。
高三寒假期间,李奕晗的父亲在朋友的提醒下找到了一个可行的办法——“同龄人出马,一个顶父母俩。”父亲找了一个刚上大一的孩子来做“说客”,“毕竟是过来人,又刚上大学,相互有共同话题。”
这名大学的新兵告诉李奕晗,高考是何等地激烈,不仅要与同校同级同班的学生竞争,还要和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应届生以及复读生比赛。“现在独木桥比以前宽一点了,可还是独木桥,再聪明再厉害,你也得通过这个来证明自己的优秀。”
同龄人的话给李奕晗浇了冷水,也让他第一次认真地思考自己的现在与未来。李奕晗终于静下心来,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中去,笔芯几天就要换一个,草稿纸每天都消耗很多张,每一张都写满密密麻麻的算式和示意图。
其间,母亲负责后勤保障,每天有热腾腾的营养餐,有干净的换洗衣服和整洁的卧室;父亲下班后会走进他的书房,拍拍正在孜孜不倦的儿子的肩膀,寒暄几句就出去看报纸,给他留足了空间。
为了不让李奕晗紧张,父母不会在他面前议论其他同学的表现,也没有刻意提醒他还有多少天就要高考。高考前一周,学校放假,父亲甚至硬拉着他看了一会电视直播的篮球赛。“他上路子了,知道轻重了,我们就不用再给他施加压力了,他自己清楚应该怎么做。”
最终,李奕晗以高分顺利考入他理想中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孩子越聪明越需要引导,不要试图挑战他的智商,能顺着他的思路走就顺着走。”回顾儿子的中学生涯,李奕晗的父母为自己当初没把这个聪明的孩子给带偏而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