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别让孩子输在情商(节选)09 点击次数:4.08万

    如何使孩子在妈妈们所关心的功课,或我所关心的生活能力上有信心地学习,且有进步呢?记得,曾经有一个孩子就因为在幼稚园的学习中,被老师骂了一句“笨蛋”,结果,我花了近三年的时间来辅导他的父母,才帮助这个孩子慢慢重建信心,愿意学习新的事物。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少说消极负面的话,诸如“不能”“不准”“小心”等,批评或贬损的话更不宜说。
    那到底应该怎么说呢?以上为例,当这位母亲发现孩子的泡泡吹不,出来是因为他加了清水后,如能心平气和地告诉他:“泡泡能形成的原因是因为肥皂水的关系,加清水是吹不出来的;”如此的教导才能使孩子明了事理,才能让孩子有信心接纳和学习新事物。   

    进一步举例而言,当你和孩子一起上街,孩子一路在前面蹦跳走着,突然你发现有一摊水或一条沟在前方,你急于提醒孩子,此刻你会说什么?绝大多数妈妈的典型反应是“小心”“有水”“不要”等,遗憾的是,孩子还是踩到水或脚进沟,为什么?因为在那一刹那,消极的话对他而言毫无帮助,反而使孩子更紧张而不知所措。
    积极的话是这么说的:“停住”“向右(左)跳”“跳过去”等,这些有建设性的指示才能让孩子很快接收到并遵照指示反应。别说:“跟你说过,不要跑!”“乖乖跟我走!”要说:“你反应真快!”“你表现得很好!”如此,相信孩子能学到道理,并受益终生!
    培养孩子责任感的亲子沟通术——多用“一字词”
    林家夫妇下班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到孩子们的书包、外套、玩具、漫画书散乱放在整个客厅。林先生不由得冒火,很生气地对太太说:“真没有责任感,这一次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们!”
    当他正想开口叫孩子们来时,林太太叹口气说:“算了,待会儿我来收拾。”
    林先生听了更气:“都是你没教好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收拾!”林太太很委屈地没说话,因为她知道一回嘴,准保今晚家里不安宁。
    对于这种情形,想必不少父母不陌生。当然,此刻去责怪谁,都是没有用的,因为过去我们为孩子做了太多不必要的服务,怎么可能一下子便培养起他们的责任感呢?“可是,该怎么办呢?”我想,这是许多父母心中的疑问。   

    有一个方法极有建设性,那就是运用“我”的信息。首先,可以对孩子说:“你的东西放在客厅里(描述具体事实),我很生气(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因为这些东西让客厅看起来很乱,而且还给别人带来了不方便(说明孩子行为造成的结果)。”同时,父母要避免长篇大论或翻旧账的言语,如“你知不知道你这种行为……”“你为什么老是不听!”
    其次,为了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可用坚定的态度说“一字词”来提醒孩子。所谓“一字词”,指的是一语破的地说出问题的重点,而不是长篇大论地描述问题,甚至由此及彼地牵连出其他问题。如告诉孩子“书包”“玩具”等简短的话,孩子比较容易遵从。因为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父母说得愈多,孩子听得愈少。不是吗?
    第五篇父母教子有策略:
    开启孩子的情商宝库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的行为总会出现一些偏差,也可能会遭遇到一些挫折、危机。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纠正孩子的偏差行为,帮助他们战胜挫折、化解危机呢?
    言传身教是父母们应掌握的首要教子策略,此外,父母们还应掌握一些其他教育子女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帮到孩子,开启他们的情商宝库。下面就让我们去具体了解了解这些策略吧!
    妈妈的“身教重于言教”

    一天,我和友人从一家电动玩具游乐场门前经过,这时我看到一个大约就读高中的女孩子正在向她的母亲要钱玩电玩,母亲只给了一百块,女儿想多要一些,母亲不肯给,说:“少哕唆!不给你又怎样?”女儿反唇相对:“不给你试试看,小心我翻脸!”说着就动手抓妈妈的皮包……这么一段母女的对话和行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会引得人人注意,只是身旁的友人在我们走过后,摇摇头叹道:“你听见没有?这对母女在说什么话,没大没小的,成何体统!”我的心中虽没有任何的权威体统之感,但对她俩的这种行为也很是好奇。于是,我们又回到现场,发现那对母女仍在争执。我们两人装作不注意地擦身而过,仍听到一两句对话:“你自己玩掉这么多都可以……”“好啦,别闹了!这么多人在看,再给你一百块……”
    我恍然大悟地告诉友人说:“难怪了!”友人问:“什么难怪了?”我分析给他听:“一是这位妈妈自己也玩电玩,而且玩掉不少钱,只怕是带赌博性的电玩;二是这位妈妈对女儿说话;包括态度和语气也是不当,难怪孩子也学会如此。”友人叹道:“时代变了,现在的父母和孩子讲话像兄弟哥们儿了。”这话似乎有点对,但我并不特别认同。
    是的,亲子之间的沟通要站在犹如朋友的平等位置,然而却不是如此欠缺尊重,且含有威胁、挑衅的对话。更重要的是,尽管时代变了,但中国人所言“身教重于言教”是不会变的。这位母亲所言所行可谓一个错误的示范,怎能不令人深省呢!
    “交易式交谈”有碍亲子沟通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形式大致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我们可以发现父母与孩子常常有诸如此类的沟通:
    “看看你,一天从早到晚都在外面鬼混,每天三更半夜才回家,你为什么不能早点回家呢?”
    “房间老是这么乱,什么时候整理?”
    “嘿,不要忘了喂小狗哦!”
    “学校作业做完了吗?不要老是要我提醒。”
    “吃完饭,碗筷要自己收,为什么总是要我们来给你做呢?”  

    然后,父母可以听到孩子的回答:“好啦,我会做!”“知道啦,真哕—唆!”“没问题,我会处理!”相信这样的亲子交谈大家并不陌生。
    父母与孩子的这种为了日常生活琐碎的事情而一问一答的交谈方式,我们称之为“交易式沟通”。当然,父母与孩子生活,免不了会叮咛孩子这些琐碎的事情。但是,如果父母与孩子间能建立良好与正向的亲子关系,对这些事情的询问可以让父母与孩子作较深入的沟通,亲子间可以彼此分享感受、交换意见,从而发展出互重、互谅的关系,这一点是“交易式交谈”无法促成的。“交易式交谈”只会让子女反感、厌恶。
    虽然父母在与子女的沟通中,企图灌输孩子正确的观念,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但很不幸,父母采取的方法常有碍于亲子沟通。父母在不知不觉中仍扮演的是传统的父母角色,传递着令子女沮丧、受挫的信息,那就是:孩子,你错了。很明显,类似这样的沟通并不能为父母与孩子建立开放式、鼓励性的正向沟通,反而会扼杀孩子表达的勇气,剥夺孩子决定学习及实施负责任的行为的机会。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要坚决说“不”
    叶妈妈在元宵节前后生气生了两个多星期。
    元宵节之前,她与孩子约定,等孩子做完寒假作业就带他去看迪士尼表演,虽然孩子没有完成作业,不’过由于她不忍让孩子失望,最后仍达成了孩子的心愿。到了元宵节这天,由于她没有答应孩子晚上去看花灯展这个要求,她和孩子之间出现了很大的不愉快。
    之后,孩子耿耿于怀,怪妈妈不带他去看花灯,而且连续好几天吵闹不止。叶妈妈心里不知是生气好,还是内疚好。她说:“孩子似乎看穿了我的心,甚至问我:‘妈妈,如果你是我的话,你的感受会怎么样?’糟糕的是,我学过同理心,也一直是这样对待我的孩子,但是现在我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情商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已经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家长和教育家的高度关注。钟思嘉博士从多年亲职教育的研究个案入手,纠正家长自身的不良情绪和习惯,提出只有家长自身有高情商的表现,才能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