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孩子幼升小要顾好衔接 点击次数:4900

  招生季来了,眼下的情况是,民办小学已开始接受报名,像大关小学的传达室现在天天都能接到报名表;大家耳熟能详的公办小学也在家长的视野中,胜利小学的老师说,去年底就有家长来咨询入学政策了,现在到了一个旺期,常常可以看到房产中介公司带着家长在小学周围的楼盘看房;幼儿园中班的家长也没有闲着,想择校大约只有现在买房这个途径了,买房之前他们总要四处打听一下:哪个学校好,好在哪里。

  那些带过一年级学生的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讲,家长给孩子选择一个适合的学校当然是没错的,但是真别忽略一点,幼小衔接的准备。没做好幼小衔接的结果是什么呢?老师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胜利小学老师章剑说,一些新生缺乏时间观念,课间有十分钟的休息,但他们对十分钟有多长是毫无概念的。在一个班级里,有时间观念的孩子和没有时间观念的,产生了很大的反差,要不要上厕所,是不是这个时候喝水,会合理安排时间的孩子学习习惯也不会差。

  “孩子小多动是正常的”

  这个认识并不一定是对的

  宗文小营实验学校副校长严虹说,给孩子做幼小衔接有一个前提,就是家长一定要客观地面对孩子的各种情况。她以前常碰到一种情况,新生上课老是坐不住,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有时候这就是行为偏颇。如果发现是一个问题了,一般班主任都会主动和家长沟通,但问题是,有些家长会觉得“孩子还小,多动是正常的,大了以后就会改正的”,这可能正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严校长觉得,如果老师经常主动来和家长沟通这个问题,家长应该引起重视,有必要时甚至应该去诊断一下,是不是统合失调。幼儿期是矫正行为比较好的时期,越大越难矫正。

  另外,在入小学前,家长要帮孩子做一些心理准备,激发孩子产生进入小学的愿望。“事实上,很多家长不是激发,而是在吓唬孩子,告诉孩子,你以后不乖学校老师会骂你的,这就给孩子造成一个错觉,小学是很可怕的。”严校长说,现在有些小孩喜欢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懂得分享的不算很多,家长完全可以在上学前带孩子多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尤其和陌生孩子交往一下,有意识地培养一下他们的沟通能力。

  规则和安全意识的淡漠

  常常被家长忽略

  严校长和金都天长小学的资深班主任邵雨虹都谈到了一个被多数家长忽略的问题:在家庭教育中缺乏对孩子规则和安全意识的引导。“实际上就是空间意识很薄弱,因为没有规则的概念,所以新生到了小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懂自我保护什么的。”如果一点都没有安全意识,即使老师在周围看着,孩子还是有可能被磕磕碰碰,严校长说,家长与其问来问去哪个学校好,还不如花点时间做看得见的事,就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它和学习习惯同样是息息相关的。”这么多年观察下来,严校长认为,一年级孩子就可以自己来整理书包了,“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小朋友上课没带本子,他会很自然地说‘妈妈没给我放进去’;为了找一本书,他会把整个书包里的东西都倒出来”,其实就是做事没有头绪,严校长说很多孩子认为生活上的事应该由父母代劳,这种“理所应当”是不对的。

  就算是看电视

  也请家长不要打断孩子的注意力

  有些幼儿园在孩子大班的时候,就开始教阿拉伯数字了,等于孩子提前开始做作业了。这个时候家长也可以抓住机会,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比如五分钟的作业时间,告诉孩子,不能喝水,不能站起来乱走动,做完作业再做其他事情,让孩子习惯片刻的安静。即便是孩子看电视,家长也不要随意去打断孩子,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严校长这些具体做法,都可以让家长借鉴。

  至于学习习惯那就更不用说了,要在入小学前,打下基础。学习兴趣怎么培养,怎么独立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家长都可以花点心思研究一下。严校长笑说:“孩子其实很会钻空子的,一开始没养好习惯,以后就不好扭了,所以必要时家长也得心硬一下。”

  一年级新生入学时还要注意什么

  金都天长小学邵雨虹老师归纳了几点新生入学时的细节问题,它们都是每一届每个班都会出现的共性问题。

  1.孩子一下子不能适应小学的作息规律。幼儿园都有午睡时间,所以小学一年级新生到了中午,就不太顶得住了,他们会跟老师说“我要睡觉”,“我要回家”,这种情况每个班级都有,“犯困孩子”占全班人数的10%左右。

  2.小学规矩多。不能再像幼儿园那样,随意玩,随意动了,小学要求孩子坐好,坐端正。刚进校的小朋友,有些显然坐不住。

  3.一进学校就要进入学习状态。邵老师说,这就涉及到孩子要不要提前学的问题,现在在家长群体中有很多论调,有些人觉得不用学,学校会教的,孩子慢慢会懂的,有些人说不会教,怕教错,当然也有家长认为要学,提前越多越好。关于这点,邵老师有自己的想法,她觉得家长要正确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的接受能力是很出众的,不学也没关系,但如果孩子确实在学习能力方面不是太优秀,提前学也是有必要的。但前提是你得让孩子愉快地学。“举个案例,小学新生要学拼音,一节课学五个拼音,对大人来说不是难事,但对于从来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孩子来讲,就是难题,更何况不仅要学字音,还要学字形,孩子一天未必记得住,未必能消化。”邵老师说,在这种事实面前,家长记住,客观地看待孩子能力,再决定先不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