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学会商量也是一种能力 点击次数:4.94万

涵涵最终选择了“放弃”

好网网友:zihanma  

晚饭后打算领子涵出去散散步。 “涵涵,带好手电筒”听见噔噔的跑步声,却见他和姐姐抢起来了,涵涵人小没能得手,哇哇大哭。

“涵涵和姐姐商量一下,下去时姐姐拿,上来时涵涵拿” 我试着引导涵涵与小姐姐商量。

哇-哇-哇

“好孩子商量一下!”

“要是她不给呢?”

“还没商量怎么知道不给呢,先商量一下看看”

继续哇-哇-哇,并且嘴形越来越夸张,眼泪已淌成小河。

“好好商量一下好不好,妈妈保证姐姐一定会同意的”

无效。

继续劝说,仍无效 ,再努力,依旧无效 。

“商量了也不会给的。”

“可你并没有试过呀。”

“不好”

……

僵持中,妈妈不得不使出杀手锏 “再不商量,我们走了”

“不好,妈妈你领着我”死命地抱住我的腿,嗓音放到最大哭

妈妈觉得要崩溃了,这么点小事都摆不平!强压怒火继续晓之以理,没用!!不理他,挣脱他的手往下走。

“妈妈,你领着我,我不要手电筒了。”

咣当!妈妈晕倒。没想到最后是这种结果。 只好退后一步领着下去。 可妈妈总是心有不甘。

“涵涵,和姐姐商量一下,你拿着手电筒咱们上去好吗,小鼹鼠快开始了”

“妈妈,我不要了。”

“可是妈妈想让你照着呀”

“为什么呀?”

“姐姐刚来,没经验,她照着上楼妈妈会摔倒的”

“那好吧”思考了一阵终于极不情愿的说。

“姐姐,你拿着下来的,我拿着上去好吗”不知是不是紧张,涵涵掀起衣角放在嘴里咬着说的。

“好的,给你”姐姐很配合 。

“回家喽,回家喽”妈妈故意高兴地喊着,心里却发虚,没有小鼹鼠的话,会是什么结果?

宝贝涵涵宁可选择“不要”,放弃与姐姐争夺手电筒的机会,也不愿意和姐姐商量。难道真如妈妈所说的“商量”比“放弃”还要难?

 “商量”是需要学习的

   好网专家: 曹子芳老师(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发展心理学)

“商量”在家没机会

自省在我们传统家庭教育中,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商量教育”。这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宝,提出的要求无一不能达到,往往孩子还未曾开口,“要求”就已经满足了。这样,孩子既没有机会也没有必要和大人进行“商量”。

“商量”是孩子的一种社交能力

在家没“商量“的机会,并不说明孩子用不到。当他逐渐由家庭迈向社会,就会发现,事情原本不似他想的那样,在他未开口前,就可以顺心、满意。很多时候是违背他“心愿”的。

问题面前,他回想自己在家所受的教育,爸爸妈妈教了他很多,但唯一没有教给他的就是解决“冲突”的方法。性格强的孩子会用“武力”来解决,这样可以最快达成心愿;性格弱的只能站在墙角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玩耍。

“商量”教育由家庭开始

在孩子能开口表达心愿的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学会在“商量”、“协商”中达成自己的心愿。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比如,宝宝想看动画片,而爸爸正在看一场球赛。妈妈可以鼓励宝宝跟爸爸商量是不是可以给他看一会动画片。

孩子的要求大人自然是会满足,但与人“商量”的过程必不可少。这样孩子就会有了商量的“需要”,觉得“商量”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只有通过商量,他的愿望才能达成。让孩子学会商量更重要的是让他学着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当孩子的社会圈子渐来越大,“商量”的对象也由家人扩展到表哥、表姐,玩伴,幼儿园的同学。孩子间的商量与大人自然又是另一番模式,顺利的三言五语可以解决问题,性格强硬的也许商量也解决不了问题,无论结果是如何,在“交涉”、“协商”、“解决”的过程中,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所以,能学会在商量中解决问题也是孩子一种大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