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南京江宁高级中学1700多名女生到学校体育馆开会,由老师向她们讲解如何正确处理男女生之间交往的问题。会上老师要求,今后男女生交往时,两人的距离不得低于44厘米。对此,专家认为,男女生交往堵不如疏。
如今,中学生早恋现象比较普遍。对于中学生早恋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李教授认为,一味地堵不如正确地疏。两个懵懂的少年情感、心理都不成熟,虽然能谈情,却说不出爱为何物,往往把对异性的好奇当成爱,青春期的冲动也容易造成出格行为,对身体和学业造成不好的影响。而父母、教师如果一味禁止异性交往,只会适得其反。为防止孩子被不成熟的情感所伤,要允许孩子多跟异性交往,淡化对异性的好奇心。学校通过引导,给学生提供了解、接触异性的机会,让男女生之间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有利于学生心智成长。
据了解,江宁中学还不是首家推出此规定的学校,早在2003年,就有中学试行这一规定。由此可见,很多学校对中学生早恋也是“积极防范”。石家庄市第81中学郝林老师接受采访时认为,家长和老师都不反对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正常的异性交往可以建立起更纯洁的友谊,男女同学在交往中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性别角色,为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个性得到健全的发展。那么,什么是正常的男女同学交往?如何交往不会被家长和老师误解呢?郝林老师介绍,同学们在交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男女同学交往,不仅要互相尊重,也要自尊自爱。要自然地、坦诚地、友好地进行交往,从中发展友谊。相处要文明礼貌,仪态要大方,既要讲究语言美,诚恳待人,也需及时制止他人对自己轻佻的言辞和举动。相互之间不能动手动脚,打打闹闹。
与异性交往要注意时间、地点和交往的方式。既要保持正常的友谊,又要避免引起别人的误解,彼此交往应该落落大方。要坚持在集体活动中与异性交往,在集体活动的交往中发展友谊。做到不单独给异性赠送礼物,也不单独接受异性的馈赠,更不与异性单独相处。要珍惜自己的人格,千万不要效仿某些文艺作品中的某些细节,把自己置身于流言蜚语和是非之中,否则,对于学习和身心发展都会带来不利后果。
把异性之间的感情控制在友谊的范围之内。一旦觉得对某一异性同学产生超越友谊的情感时,不要轻易表示对其有好感,更不要随意给其写信,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对于正处在求学阶段的青少年,由于自身发展和客观条件的不成熟,尚未具备真正恋爱的条件,也无力承担由此而产生的种种责任。
充实业余爱好,多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把精力用于学习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的生活,能淡化和转移注意力。
总之,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最有激情、精力最旺盛的时期。这时正是学好文化知识,为未来事业的成功打基础的大好时期,同学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努力学习,圆满完成学业。
相关链接:坦然面对青春期心理变化
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不仅在生理、性别特征方面会发生巨大变化,还会有一系列的心理变化。郝林老师介绍,同学们应该了解心理变化的过程,从而正确把握自己。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疏远异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原来经常在一起的异性同学或者小伙伴,突然间变得疏远了起来,不但不相往来,见面不打招呼,而且有时还会讨厌从小在一起的异性,在学校里男女同学还有可能互相指责和攻击。
接近异性阶段。这个阶段的男女同学不再有疏远异性的思想,也不再讨厌异性,反而对异性怀有好感,也愿意接近异性,并且都倾向于在异性面前显示自己,表现自己。女孩子特别注意打扮自己,男同学则倾向于卖弄知识,想表明自己什么都懂,或者在异性面前显示自己的体力、运动技巧等等。
爱慕异性阶段。一般地说,中学生早恋现象往往是这一阶段出现的,表现为偷偷地给异性写信等。但需要同学们认清的是,这时中学生心理发育还没有真正成熟,所以在感情上是非常幼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