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
最近老师问我有什么烦心事,我说当然有了,15岁了,这正是烦恼滋生的年龄呢。
你们说我叛逆,我承认有一点。在别人眼里,我可是一个乖得不能再乖的孩子,可是如今我也长大了,独立的个性也就慢慢养成了。可是你们非说我变坏了,说我不再是从前那个听话的懂事的孩子了。于是你们千方百计地搜寻一些我学坏的证据,一有空就翻我的书包、抽屉,连手机上的短信也不放过。你们限制我交朋友,说什么要一心一意搞学习,等长大了爱怎么玩就怎么玩。我的确很烦,可是有什么法子呢,我知道,再怎么说你们也是关心我呀,虽然你们并不尊重我。
可是,有一件事你们真的伤透了我的心,我为此曾经发誓不再和你们讲话了。那一次,我的一位同学发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短信到我的手机上,我刚好有事,妈妈你看了短信以后,脸色霎时就铁青起来,劈头把我一阵臭骂,说我学坏了。我怎么解释你都不相信,其实那只是一个普通同学而已。后来那个同学又发来短信,解释说:“对不起,发错了。”我将手机递给你看,你却丝毫没有歉意,反而说:这个同学也真无聊,以后少接触他。从此,我收到短信以后,收一条就删去一条,呵呵,这招还真管用。有什么法子呢,你们太不相信人了。然而好景不长,后来你又接到我一个同学的电话,之后你很不高兴,还把那个同学训斥了一顿……我觉得你们太可怕了,我做什么事都不能逃出你们的“法眼”。
你们的爱让我窒息,几乎捆住了我的手脚,让我动弹不得。我知道你们这么做是一种亲情的表现,可是它却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无奈和烦恼。有时我真的好想和你们变换一下角色,让你们也试试做孩子的无奈……
真希望你们打开爱我的牢笼,让我自由飞翔。
附注:以前,与你们对话,说不了三句就发火,这次我只好写信了。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这是洪山高中高级教师黄荣光给学生作“亲子沟通”讲座后,该校高一女生小雨(化名)递给他的一封信。
小雨告诉黄老师,那天早晨上学前,她把信放在书桌上,自己一整天都感觉不安。没想到的是,晚上回家后,妈妈主动来到女儿的房间,用温柔的语气给女儿道歉,“你写给我们的信,我跟你爸爸都认真地看了,很感动。爸妈对不起你了,让你受了不少的委屈。以前,我们的一些做法确实不妥当,伤害了你,妈向你道歉了。”小雨一下子扑到妈妈怀里哭了。母女俩约定,以后有什么不好当面说的,就相互写信沟通。
现在,小雨和爸爸妈妈的关系好得就像朋友似的。
黄老师感触地说,沟通的形式是多样的,一般来说,当面对话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它也有弊端。因为人都爱讲面子,当面对话之时,其语气、神态、动作往往不大好控制,弄不好就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从而引起冲突。而使用书信的方式,则可避免这种现象,同时又是一种慎重的行为,容易让对方接受。同时这也是一种积极地回避直接冲突的沟通方式。
他向学生朋友建议,当有事不方便面对面和父母沟通时,不妨提起笔给爸爸妈妈写写信,既可以表示感谢,也可以提提建议、谈谈心情,也许会收到意料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