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无论心理还是生理都比较早熟,这就对如今的老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那种一本正经板起脸教学的方式已很难被他们接受。对此,有着多年班主任经验的杨老师建议这些老师,要熟悉学生喜欢的东西,只有让他们先崇拜你了才能让他们信服你,这样的教学也才能事半功倍。
今年上六年级的冯冯最近心中颇多怨言,一向活泼开朗的她还常常掉眼泪。她跟闲云说,矛盾主要出在新调来的语文老师身上。冯冯说,新来的老师是个50开外的男老师,一看就是不苟言笑很严格的那种老师。他的普通话不太标准,有几次同学给他指出了,他什么都不说,虎着脸继续讲课,既不改正也不解释。可能是这个原因,老师对他们班的学生有了看法,平时下课后从不留下,即便学生有问题想问他也不理不睬。
记得有一次,有一道题目班里的几个成绩一直不错的学生都做错了,但他们都想不明白,于是一起拿上题目去问老师。可这位老师还是像以前一样,只说,标准答案就是那样的,所以他照着批了。学生们很不服气,就去问以前教过他们的一个老师,那老师详细地给他们解释了错误的原因,他们都高兴地回来了。可不知这位男老师从哪得知了这件事情,在课堂上大发雷霆,说他们心思太多,实在太难教了。总之自从那次以后,这位语文老师跟他们班的关系就很紧张,很多学生对语文没了兴趣,班里的总体成绩也由原来的第一下降到了第三。
冯冯说,他们不是觉得老师严格不好,以前的老师对他们也很严格,但能跟他们像朋友一样地交流,所以他们都很喜欢她。可是,现在这个老师,不光从不跟他们沟通,甚至他们都没见过他笑。她说,现在同学们对这个老师很有抵触情绪,这样下去,成绩怎么上得去啊?
为此,闲云特地采访了东中市实验小学的杨玲老师,她有着多年的班主任经验,经她教过的学生没有不喜欢她的。她说,没有一个老师不想自己的学生成绩好的,只是有些老师跟学生之间有着很深的代沟,他们又不懂得去挖掘学生的心理,这种情况下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她说刚做老师的时候,也有过不知怎样跟学生交流的过程。后来,她就开始关注学生喜欢的东西。比如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她也跟着看,《灌篮高手》她一集不拉地看。这部动画片里涉及到了男女之间朦胧的感情,学生对这很感兴趣。但她在跟学生聊天的时候会注意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其他方面,其中的团队精神就是她一直跟学生讲的一方面。学生看她对他们喜欢的东西这样熟悉,很愿意跟她聊,自然而然地就接受了她的见解。
杨老师说,现在的孩子懂的东西很多,如果老师只知道沉浸在成人的世界里,用教条式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就会反感。而如果老师能走进学生感兴趣的领域,比如可以把游戏打得很好,了解他们喜欢的新事物,学生很容易就会对这样的老师产生崇拜感。这样以后再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不仅愿意跟老师说心理话,对于老师的话也就更加信服了,这样教育的效果怎会不好呢?
采访结束后,闲云很是感慨,其实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一样,要想孩子不走弯路,虚心接受自己的教导,那首先你要平等地去对待他们,只有孩子从心底里接受了自己,才能进一步地接受自己的经验,这也是这个新时代对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提出的新要求吧,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只会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