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父母脾气,有可能是因为生理或心理得不到满足,或是想要引起注意,此时,不妨先了解孩子生气的原因,然后再好好和他沟通及告知,提醒他这行为是不对的。千万不要在众人面前动怒,影响亲子关系,也伤害孩子自尊心。
「妈妈,我要这个玩具」「喔,宝宝,这个我们家里有了啊!……」「但是我觉得这个和家里的不一样嘛,而且我真的好想要。」「不行,你不可以再买玩具了!」「哇!不管啦!人家就是要嘛!」不知你是否碰过这样的情形,带着孩子上街,当他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拿在手上,不管家里是否已经有一模一样或类似的东西,他就是紧抓着不放。
当你好好地和他沟通,希望他可以放回手中的东西时,他却非常执意,并且不理会你的好言相劝,就在下一秒开始哇哇大哭或大叫,引起旁边的人投来异样的眼神。这时候,你会跟着孩子的情绪也生气起来,还是继续和他沟通呢?当你发现孩子在和你生气的时候,该怎么办?
亲子间容易冲突的状况
你知道新生的宝宝就有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了吗?1~2岁的孩子会明显表达自己的情绪,如高兴的时候会大笑甚至大叫,而在身体不舒服或受委屈的时候则会发脾气,所以孩子会生气是很正常的事。但你了解孩子为什么生气吗?你知道孩子和你生气的原因吗?
如果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生气的理由及个性,那么下次在他生气的时候,便能先轻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安抚孩子,减少亲子间的战争。就孩子来说,最容易与爸妈产生冲突的状况,有以下几种情形:
1. 向爸妈的权威挑战:
孩子对爸妈的要求经常会出现试探、挑战的动作。比如:在他正玩得开心时,却叫他准备收拾吃饭或上床睡觉,第一次你可能会发现他并没有马上收拾,因为他觉得你可能有缓冲的余地,就在你开始提高音量,甚至走进他身边准备发脾气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并开始缓缓地收拾,此时大人的怒气可能已经点燃,而孩子正在试探爸妈权威的界限在那里呢!
2. 孩子的意见和爸妈相左:
有些孩子会很坚持自己的想法,此时不免会让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摩擦。比如:在准备出门时,孩子执意要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出去,不管天气或场合是否适合,这个时候,爸妈就可能会和孩子起争执。
3. 孩子生理或心理需求不满足:
有时候,孩子的生理或心理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和平常不一样表现,如:不合理的哭闹来引起你的注意,甚至做出平常你不喜欢他做的动作或行为。如果父母没有察觉,就可能觉得孩子比平常不听话,以为孩子在找你的碴。
4. 故意犯错:
有些孩子会故意犯错来让爸妈生气,希望藉由这个方式,父母可以多注意他、关心他。譬如:家里有客人来访,孩子可能因为你的注意力被客人分散而不安,于是开始故意犯错,希望大家可以注意到他。
改善亲子冲突的方法
孩子生气起来,常常做父母的也容易跟着生气,该如何化解亲子间紧张的关系呢?以下提供一些方法给父母参考:
1. 让孩子发泄情绪
2. 转移其注意力
3. 说故事
事后仍需安慰和教导
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孩子也有生气的权利。如何在孩子生气的时候给予适当且正确的教导,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你可能会因为孩子的无理也跟着生气起来,但你知道吗?在孩子发泄情绪的时候,爸妈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父母除了坚定自己的态度,来处理孩子强硬的不合理或故意的行为外,在冲突后,不要忘记给孩子适当的安慰和教导。因为在教导孩子的方向里是以爱为前题,虽然孩子有时无理的要求或行为让人不能认同,但是孩子是可以沟通的,如果你的态度够温和且坚定,相信孩子可以接受你的要求并且遵守。
所以,下次当孩子和你生气时,千万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喔!并且坚定自己的立场,不因为孩子的眼泪而做出让步,因为如果你让步,孩子便会在下次使出相同的伎俩来达到他的目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在事后给孩子适当的拥抱安慰,不吝惜再对他说:「爸爸妈妈是爱你的!」